美文网首页
那些关于爱的“是”与“非”7.今日导读8.爱的定义9.对爱

那些关于爱的“是”与“非”7.今日导读8.爱的定义9.对爱

作者: 甘玉琴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6:27 被阅读0次

    1、今日导读

    经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自律是解决人生终极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自律四个原则的实践,我们的心智得到成长,心灵得到进化。一个人的自律过程,往往要伴随着各种痛苦和煎熬,但人们依然要为了心智的成熟而不断进行自我约束。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爱,是人

    们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太神秘,又太难以描述了。可以说,对爱的研究,是整个心理学领域最艰深的课题之一。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爱呢?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中,用了丰富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思考。

    和那个让你心动的人共浴爱河,这是不是爱呢?父母关爱孩子,却不肯让孩子独立,这样的爱护,到底是不是爱呢?有的人把自己养的宠物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情感寄托是不是爱呢?

    关于爱,我们有太多的困惑,那都是因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并不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接着谈谈:爱,是什么,亦或者,爱不是什么。返

    2、爱的定义

    想要给“爱”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爱可以有很多种:父母的爱、手足的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精神的爱、肉体的爱等等。仅仅是这些分类,就能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复杂与神秘。而斯科特•派克想从一个更大的格局去看待这个问题,于是总结出了一个适用于所用范围的“爱”的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无数临床案例证明,大多数患者对于真正的“爱”并不了解。

    有一位年轻的患者,他曾向医生大力夸赞自己的妈妈,因为他的妈妈从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一直接送他上下学。哪怕是他想要自己走,她也不放心。直到他苦苦哀求,他的妈妈才同意。

    “我的妈妈实在太爱我了!”这个年轻人如此感叹。可是,斯科特·派克却认为这个男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爱”,甚至他妈妈的行为动机,也可能和爱没关系。

    那么,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斯科特•派克给出了关键的几点:

    1.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2.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3. 爱需要付出努力。

    4. 爱是一种意愿。

    爱和不爱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就在于他们的言行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不一致,那就不是真正的爱。

    比如,上文中年轻人的母亲对他的行为,就不是爱。因为,她明明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也不是满足父母成就感的一件工具。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生活和独自面对生活的权利,而他的妈妈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以“爱”的名义。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也因此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爱和不爱有很大区别,了解爱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理智地付出爱。爱,是自律的原动力;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3、对爱的四个误解

    要真正了解什么是爱,我们先来看看哪些不是真正的爱。首先,过度依赖不是爱。

    很多人都会把依赖当成是爱。这样的人总是会说“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这样的话。其实,依赖,是一种寄生的心理;而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过分地依赖会导致病态,虽然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但控制一个合理的度至关重要。

    过度的依赖,就会患上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患者,他们不会在乎自己依赖的是谁,但是他们强烈地需要依赖,只要有依赖的机会,他们就觉得舒服。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的母亲。他的母亲每天接送他上下学,其实,她这么做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她自己,满足自己依赖别人的心理需求。是这位母亲在过度地依赖着这个孩子,而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还有个例子,有一个男人也是因为妻子抛弃他,所以过来看心理医生。可是作者还没给他治疗三天,他就跑来跟作者说他好了。他说:“昨天晚上在酒吧遇到一个女的,她也被丈夫抛弃,而且她看上我了。所以我又找到自己了,我知道我是谁了。”

    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患者。他只需要找到一个人投射他自己,只要通过别人获得一种关系,不管是什么,他就觉得舒适。他只在乎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却从没想过自己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在他们的脑海中,不存在“努力”和“进步”的概念,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寻求别人的爱。

    这样的人从小就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所以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只有你觉得自己是值得被别人爱的人,才会独立地生活,与别人平起平坐,不会过分依赖别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患者就是感觉不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所以一旦别人拒绝他,就会特别恐慌,必须赶紧再找到可以依赖的大腿。这样的依赖,不是爱。

    第二种,坠入情网不是爱。

    把“坠入情网”看作是爱,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很多人都觉得刚谈恋爱的时候是真爱,“我都愿意为他去死,还不是爱吗?”然而真的不是。

    “坠入情网”其实是欲望,它和性欲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当欲望褪去,身体激素回到正常状态时,你才能开始真正去了解你的伴侣。

    坠入情网其实是自我界限的短暂崩溃。什么是自我界限?自我界限指的是人们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人的自我界限的发展历程。

    当一个人处在婴儿阶段的时候,他是没有明确的自我界限的。那个时候,婴儿无法区分自己和整个世界的区别

    4、什么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与不是真正的爱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就在于他们的言行是否具有一致性。真正的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要使对方得到心智上的成熟,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法。

    真正的爱是自主选择,不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真正有爱的人,不会只是凭感觉行事。如果一直有爱的感觉,那是好事,但是爱能不能持久,取悦于我们有没有爱的意愿,有没有奉献精神。

    在婚外情这件事上。作者说,如果他遇上了一个他喜欢的女人,他很想去爱她。但这么做会破坏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作者就会抑制住这样的想法,并对那个女人说:“我很想去爱你,但是我对我的妻子和家庭都有过承诺。”

    这才是真正的爱。你有一股力量愿意去为自己和对方的心智成熟带来不断的进步,让两个人实现更好的亲密关系,这种努力的过程,才是爱。

    所以说,爱是一个动词。它绝对不是一种感觉。爱,最重要的体现,是关注。我们爱一个人,肯定特别关注对方,照顾对方,帮助对方成长。而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我们真的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去听对方说话。如果你真正去爱孩子,你就会认真地倾听他们想说什么。这里面虽然有个度存在,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尊重她们,你把你的事情放在一边,真正全心地关注孩子说的内容。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就意味着你不愿意真正倾听。

    5、爱的风险

    人生苦难重重,学习爱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且这是一件极其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爱总要面临重重的风险。这些风险分别是:失落的风险,独立的风险,投入的风险,冲突的风险。

    风险1.失落的风险

    爱,需要一个人对其自我界限进行拓展,可能会拓展到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领域。相对于停留在“舒适区”,爱是一个更为艰难的选择。付出了爱,就必然会期待得到一些回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付出和精神贯注都能够使我们得到自我提升,我们还面临着失落的风险。我们可能会被拒绝,也可能永远地失去所爱,这都是爱的风险。然而,因为害怕这风险,我们就不必爱了吗?

    我想,对于坚持付出爱,泰戈尔的诗歌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理由: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风险2.独立的风险

    很多时候,我们投入的爱越多,我们所要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有很多人,终此一生,都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从未独立。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斯科特·派克就讲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在求学阶段,派克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明星学校的生活,然而父母期待他和家里其他孩子一样,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但是,斯科特·派克在经历种种痛苦的挣扎后,还是选择去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正如他所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风险3.投入的风险

    全身心地投入,是爱的必要前提。尽管如此,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是很难做出承诺。他们害怕投入的风险。神经官能症患者能够了解投入的重要性,却总会因为情绪的紧张而缺乏做出承诺的动力。在爱的过程中,他们总会选择主动地“抛弃”别人,以防止先被对方抛弃。这是因为,他们童年缺乏爱的滋润,缺失安全感。要治疗这一类患者,心理医生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

    风险4.冲突的风险

    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指责对方,这是爱的最大风险。但是,真正懂得爱的人,不会轻易地去指责对方。反而,他会更勤于自省。可是,有太多的人,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却总是想要对方听从自己的意愿。也有些人,他们太谦虚,宁可忽视对方的缺点,也要压制自己批评的冲动。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真正的爱,包括适当的冲突。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理性地应对冲突、提出批评,更是一种智慧。这些风险,不仅仅意味着爱的艰难,也同时告诉了我们,爱的可贵。

    6、爱与自律

    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懂得爱的人,也会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意义。只有自律,并拥有爱,我们才能走向心智成熟。

    有一对夫妇,他们聪慧年轻,又非常具有艺术家的气质。遗憾的是,他们在生活上却放荡不羁。结婚四年,他们差不多每天都要争吵,并常常大打出手、甚至摔烂家具。他们总是分居,并且都有过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在治疗之初,他们也都知道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可是,没过多久,他们的生活又陷入麻烦。最后,他们无法忍受自律带来的压力,选择了分道扬镳。

    古语有言:“浅水喧闹,深潭无波”。这对夫妻追求人生的多姿多彩,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因为缺乏自律,他们的生活一团糟糕。人若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情感,那么所有的激情和活力也都将是一场浪费。而自我约束的生活,未必不深刻。同时,自律并不是一味地自我限制,那些一味地克制,并不是真正的自律。

    一个人,若总是担心自己被情感所控制,他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一旦他的情感上出现任何脆弱的征兆或者迹象,他们就会把这些恶魔统统绑起来,处以最严厉的刑罚。可是,也因为情感上的绝望,过度担心反而会促使事情往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极为复杂的平衡技巧,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调整。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情感,情感才会因为受到关注而更加积极。当一切都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时,我们便知道这是自律。

    在爱的过程中,自律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我们也因为自律,而收获了人生的自由。真正的爱,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自我界限,自律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极为关键。

    7、爱与独立

    爱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充分地肯定对方的独立性。我们所爱的对象,他们不是一个附属品,只有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我们的爱才会拥有帮助对方成长,并同时滋养自我心灵的可能性。与此相反,“自恋”的人,永远都把他人当作自己的附属品,他们的这种观念,恰恰剥夺了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并最终伤害了他们。

    作者有一位患者叫苏珊,她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多次自杀未遂。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她康复得很好。于是,作者就跟苏珊的母亲说明苏珊的情况,告诉她苏珊已经好转很多了。但是,出乎作者意料的是,苏珊母亲居然哭起来,说:“苏珊实在是太可怜了,她受了太多苦了。”作者怎么劝都劝不住。苏珊和母亲发生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苏珊小时候画的画得到优的成绩,她很高兴地跟妈妈说,可是她妈妈却说:“苏珊啊,你快去休息吧,你为了画这些画真是累坏了,你们老师真是不为你们考虑。”

    而当苏珊坐校车被男同学欺负,跟妈妈哭诉的时候,她妈妈却说:“这位校车司机真是不错,你圣诞节的时候给他带点小礼物吧。”

    看,苏珊的母亲就是自恋型人格,她永远都在自说自话,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是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延伸,没有体会别人的感觉的能力。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父母无处不在。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感觉去要求孩子,以为这就是爱。比如运动员的父母要求孩子也要做运动员,经商的父母非得要孩子学习经商等等。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去伤害。母子之间、夫妻之间、乃至朋友之间,理想的状态,都应该是彼此能够从其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成长,并推动彼此的成长。正如书中斯科特·派克引用的纪伯伦的一句名言: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我们要有所反思。上

    8、知识要点

    今天,我们通过对《少有人走的路》的学习,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坠入情网、不是依赖、也不是自我牺牲。爱,是彼此的成全,是愿意为了对方变得更好而努力,在其过程中,也让自己变好的一种行为。爱,是双方共同的意愿,需要冒着重重的风险,但尽管如此,爱,还是值得我们追逐。因为,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和其他的缺失相比,爱的缺失更为致命。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充足的爱,这样的人,走入社会寻求心智成长的路途将更为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地面对,同时,也可以适时地求助心理医生。

    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过程。当我们意识到爱、意识到独立性、意识到拓展自我界限、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所经历的重重苦难,也便全都值得。关键词:爱的定义  “自我界限”与“精神贯注”  爱的误解  爱的风险  爱与自律  爱与独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关于爱的“是”与“非”7.今日导读8.爱的定义9.对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j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