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59972/78bc295e056dfd8d.jpg)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六十八【钱德洪录】最后一小节。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彻上彻下的功夫。
王汝中说:“如果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知’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物’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如果‘意’有善恶,终究在心体上还是有善恶的存在(心即物,心即理)。”
钱德洪说:“心之本体是天所赋予的‘性’,无善无恶,人的心受到习染,意念上就会产生善恶的存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用来回复心之本体的功夫。如果‘意’原本无善无恶,这些功夫就没有必要说了。”
先生说:“两位的见解正好可以相互补充,千万不可以各自指定一段。先生的建议有两种,对于立根之人(上上根器的人)直接从本源上去体悟,人心原本就是明白、清澈的,未发之中。立根之人一旦领悟到本体,就去到真正的认证,打通人与我内外的间隔,此时便能领悟到万物一体,上上根器的人少之又少。
第二种人,不是上上根器的人,不免有一些习气在,本体会受到蒙蔽。要在意念上时时刻刻为善去恶,等功夫修行到一定境界,心中的私欲得以彻底清除,本体也会回复明澈(王汝中的见解适用于立根之人,钱德洪的见解实用于稍微差一点的人,加以指引)互相补充,加以利用。”切忌遁入空寂。
昨天晚上开启小组视频会议,越来越感受到我们的心之所想又近了一步,比如良慧姐姐、仁庆妹妹的感受我都能体会到,互相补充,互相提醒,感受到同频共振的强大能量场。比如昨天传递家书在我这里出现状况,通过静下心来思考,忙是一方面,心没有能主宰是主要问题,当悟透的那一刻,我松动的灵魂之土再次被夯实,链接心灵的根又扎实了一点。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姣姣家书。恰到好处的遇见让同频共振的我们不期而遇。读着姣姣的家书,回顾着毕淑敏老师的精彩篇章,差不多的境遇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抽丝剥茧般涤荡我们的心灵。
听张老师点评责善。第一感觉:坚定、踏实。通过老师的优秀功课充分体现出母亲如大地般宽广的胸怀,如山的父爱,满心的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