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陈可辛导演的夺冠,总体来说,还可以。总觉得缺点什么。
缺什么呢?它的主题是夺冠,实际出来的是郎平和陈忠和之间的友谊,表现的更加突出一点。这跟夺冠的主题有点偏离。
80年代,女排夺冠,给了全中国人以信心。和《攀登者》这部电影一样,在那个困难时期,给中国人重新站起来的信心。80年代,中国底子薄,又要让世界上的人看得起你,就得做出一些他们想不到的事。这必须的是,豁出性命,来做一件事。甚至是牺牲自己,作为代价。我佩服那一代人的勇气。这和做人一样,你要在其他人面前有话语权,有信心,就得做出一点超出预期的事。女排精神就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2004年,陈忠和带队,获得奥运会冠军。这段拍的有点少,把重点放在2008年的“和平大战”,这离主题有点远。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2004年获得奥运会呢?因为女排在经过了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的低谷,又一次重新站出来。这个时代的女排精神是什么呢?我没看到。人们都说女排精神在延续,电影中没有延续下来。出现了断层。这个时代的女排精神,在上一代女排精神的鼓舞下,我们有了勇气和信心。这一代应该继承,更应该体现,我们在遇到困难面前,继续前行。终会开出花来。
最后一段,就是郎指导带领中国女排,拿下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冠军了。因为缺少上一段,再突出这一段上,有了女排精神的延续,从一切从国家出发,到我自己喜欢排球,通过排球能更好的展示自我。任它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能充分地释放自我,不计较得失。
从国家、民族,到个人,人成长的过程,也是如此。你要有所成就,就必须经过建立信心和勇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充分享受这项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尽情释放自我,不计较得失。女排精神的延续,也是国家精神的体现。从改革开放,成长为有责任的大国。国家的发展,支撑了女排这项运动的发展,同时,女排这项运动,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寄托。
在三大球的运动中,只有女排运动发展的最好。其他项目,发展的都不如意。现代的中国,有了强有力的支持,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些边缘性的产业上了。要想百花齐放,就得生耕细作。通过女排发展的经历,把女排精神应用到其他事业上面去,值得借鉴。
女排精神,不是单一的,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体现。既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这才是一脉相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在《夺冠》这部电影里,没能完整的体现出来,有些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