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由于4月10日参加预定了Apple Watch,今天发售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产品。趁着收到Watch的三分钟热度,谈谈自己对这款新产品的看法。
关于Apple Watch的体验,可以阅读之前发表的《Apple Watch产品体验报告》,本文的内容将分析Apple Watch的战略和意义,以及发表一些个人对这款产品的思考。哦,对了,我是资深果粉。
产品定位
从发布会至今,注意到许多人都误认为Apple Watch是一款独立产品。所谓独立产品,就是拥有独立计算能力,能单独使用的产品,比如说iPhone、iPad、iPod,显然Apple Watch是不符合此定义的。相反,Apple Watch是一款附属产品,它必须要和iPhone配对才能发挥产品价值。说白了,Apple Watch就是iPhone的配件,跟手机壳和贴膜一样,都离不开手机,只不过Apple Watch拥有轻量的计算能力而已。当然,你要是买Apple Watch只用来看时间,可以,当我没说。
产品地位
既然是附属品,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选择买,也可以选择不买,这就涉及到转化率的问题。Apple Watch依靠Apple强大的品牌效应,销量必然不在话下。不过,Apple目前并不在意Apple Watch带来的营收和利润。Apple Watch短期内不会成为核心产品,Apple的核心产品依然是iPhone。别忘了,iPhone给Apple带来了超过50%的营收。
![](https://img.haomeiwen.com/i314393/2acc01e96c6a837c.png)
产品意义
Apple Watch这条产品线的开辟,更多是承担Apple未来产品战略上的意义。
回顾iPhone 6发布会,Tim Cook提到,Apple每一次新产品的出现,驱动于人机交互的巨大创新。回想过去有Mac的鼠标、iPod的Click Wheel、iPhone的Muti-touch,现在有Apple Watch的Digital Crown、Force Touch和Taptic Engine。
在过去,用户想要使用计算机,要么需要接受正规的培训,要么需要熟读操作手机,这是人服务于计算机的时代。现在,GUI和触摸屏带给用户最直观的操作体验,这是计算机简单化的时代。未来,用户将直接感受到计算机的存在,主动关心用户的健康、生活,这是计算机服务于人的时代。Apple致力于打造一款比iPhone更贴近用户的产品,于是有了Apple Watch。Apple Watch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是Personal和Feel。Personal原应译为私有的、个人的,在这里译为“贴近的”更为准确,有些功能放在Apple Watch上比iPhone更为合适,比如说推送通知。而Feel,就是在Apple Watch上感受朋友传来心率跳动的感觉,它似乎是有生命的。这就是Apple未来产品的愿景,产品主动服务于人的时代将来临。
在未来,Apple Watch还要承担推广Apple Pay的重任。
市场竞争
这些年,穿戴式设备被热炒,Google先发制人推出Android Wear,以Moto 360为代表的智能手表也推向市场,Apple此时却显得比较淡定。Android Wear目前暂不开放定制,这和Android的开放理念相违背。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Google对穿戴式设备涉及隐私性的谨慎态度,其实另一方面也表明Android Wear产品定位不明确,Google举棋不定。Android Wear推出时间较早,却没有占领市场优势。说到这里,求谷粉别打,我逃。
疑问
Apple Watch的定价策略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手表是传统行业产品,在今天具有身份的象征。于是Apple高薪聘请奢侈品公司高管加盟,以及分成3个版本售卖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高定价却带来一个问题,Apple Watch的更新周期是不是一年?
如果是,相信Apple Watch Edition的用户会感到不满,或者懒于更新,这样做会得罪或放弃高端客户。
如果不是,根据摩尔定律反推理,产品更新周期每过一年,带来的利润将降低一半。
这是我到现在还思考不明的问题。或许,Apple Watch依然一年一更,但只是轻量级更新?
展望
果粉都知道,Apple的初代新产品在于教育用户,第二代产品才是Apple放大招的时候,这是Apple一贯的行事风格。你看,iPhone、iPad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