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600天,原计划要好好想一想再写,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简单记录。
身边的很多伙伴都在用「长期主义者」来自我要求,希望自己能通过花时间去做点什么,真的把自己变成一个长期主义者。对于一个长期主义来说,衡量努力的最小时间单位是年。一年365天,600天约等于1.64年,刚刚努力了1.64个单位,不值得说道什么。但对于菜鸟,却有必要借助一个个虽然微不足道但却也有些特殊的时间节点,来自我鼓励、激励一番,为的是让自己依然能和过去一样,持续地去做点什么。
日更写作,是唯一一件一天不落在做的事。有图为证哈,简书提供了记录日更天数的功能,很省心。刚开始只打算在公众号日更,更新了9天后,开始同步发表到简书,所以简书显示的日更天数加上9天是我实际的日更天数。
一天不落地去做一件事,究竟有什么好处?
其一,你成了一个不容易被阻碍的人。好比今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已经十点半,虽然甚至都超过了平时的睡觉时间,但也无妨,打开笔记本,坐在书桌前,开始码字,就这么简单。换做两年前,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会写吗?我会去做那件每天都应该去做的事吗?毫无疑问,不会。遇到困难了,遇到意外了,这个状况搞不定,今天就不做了,明天再开始。结果是,遇到一次困难,就一定会遇到第二次,有过一次妥协,就一定会有第二次......想想自己现阶段的处事方式,遇到一个超出自己当下能力的事情,虽然也有有恐慌,有不安,但过不了多久,就会问自己一句“我还能做点什么”,然后,总能把恐惧、不安等等情绪转化成行动力。这个转变是日更写作带来的,不得不感谢。
其二,你成了一个能够接纳自己的人(下面的这一段是前天晚上写的,哈,当时心想应该为后天的那一篇特别的日更积累一些素材,于是就记录了一点当下的感受)。以前不能接纳自己的糟糕,现在即便遇到表现很糟的时候也不会过多纠结。因为持续写作的过程让人对“交易市场里熊市总是远远多于牛市”有了切身体验,事实上,这是一条客观规律,放之任何场景都适用。一方面,低谷才是人生的常态,表现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是多数时候的状况,所以没啥;另一方面,人生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低谷即便是常态,也总会过去,这么一想,心态平和。这份平和也迁移到了其他领域,不会过多挑剔自己,虽偶尔也会因为对自己不满而有消沉,但从消沉变得不那么消沉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不被用来处理负面情绪,自然留给做正事的时间就变多了。
哈,虽然还有一些想说的,但碍于时间有限和想得不是十分清楚,只能作罢。来日方长,放到后面那些不特别的时间节点接着再写。
最后附上之前在日更的第100天和第500天写过的两篇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