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除却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另一个因素大约是青春期的孩子能量充沛,却没有从事建设性活动的才能,所以通过一些“刺激”的活动来发泄。
②
善与恶并存,才有了道德选择权。
如果只能恶或者善,那人生便没有意义,就如上了发条的发条橙,一切由他人摆布。
③
“不会选择的人,就不再是人了”。
像文中亚历克斯那样,被药物控制丧失了作恶的能力。虽然他被迫善良,但却注定是悲剧。
④
文中的老太太们为了可以从少年们手上得到吃的,主动在警察面前掩护他们的犯罪行径。
人的利己主义很多时候,是罪恶的帮凶。
⑤
小说中亚历克斯崇尚暴力与性,但又热爱音乐与美学。
这大概是人最原始的欲望吧,毫无禁锢。所以政府拿他做药物实验,之后的对比才更鲜明。
⑥
好人喜欢与好人为伍,但恶人却并非愿意与恶人为伍。
比如亚历克斯不喜欢与监狱里其他罪犯混在一起。
他们能辨别善恶,只是选择了恶而已。
⑦
选择比被迫接受更重要。
比如选择向善而非被迫成为善。
所以那些恶贯满盈的人一旦做出一件善事,反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赞美。
⑧
政府把亚历克斯改造成觉得挨打比打人好的“发条橙”,却又对他实施暴力。
不知道作者是否借此作品来讽刺政府。
⑨
小说美国版的结尾是亚历克斯真的痊愈了。
很引人思考。
如果痊愈代表他恢复了无恶不作的本性,那痊愈的意义是什么?
⑩
而小说未删减的结尾给出答案:
亚历克斯有了结婚生子安定下来的想法。
虽然他的所作所为用青春期解释很牵强,但最后他还是做出了他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