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乘兴去拜访合掌古迹,驱车13.8千米,经历33分钟的耽前顾后,向路人打听了两次,终于一睹合掌石的芳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2192/1c85d5b8e94ce127.jpg)
合掌石位于钟山县西北白马村,是纪念唐朝安乐君蒋氏功德的石刻,因雕刻在一块像合在一起的手掌,因此名之。
路碑上显目写明石刻的名称、时间、单位,其实真迹已模糊不清,隐约看清首行“蒋氏”等几个字,石刻下半部基本是空白一片。为满足读者君,特百度拿来说事吧!(详见后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2192/e6cf1e3ab5a65c0d.jpg)
附一
蒋氏神道碑位于钟山城厢镇白马村旁,因碑文刻于一块两石相合如掌的岩石内,故又名为合掌石碑,该碑全文近1300字,碑文记载南北朝时期,钟山藉人蒋氏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忠烈戒子的史实。
南朝后主陈叔宝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有较控制在岭南拥有重兵的伏波将军——广南酋帅钟士雄,从而钳制各地武装,把钟士雄之母蒋氏作为人质,“每质蒋氏于都下”,隋开皇八年隋文帝伐陈,陈败,九年克建康(南京),灭陈朝。晋王扬广把陈后主扣作人质的蒋氏送回原籍临贺,使钟士雄母子得以团圆,时值同乡虞子茂兴兵攻城,意在抗隋,并遣钟文华召士雄入盟,士雄将要答应,蒋氏申明大义,深知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当她预见国家统一业已成定局,劝士雄说“我在都扬备尝辛苦,今逢圣化,母子聚集,没身不能上报焉,得为逆哉,汝若禽兽为心,背德意义,吾当死于汝前”。士雄听取母亲劝戒,接着蒋氏复书信虞子茂,喻以祸福,虞子茂不听,后被隋军所败,后来隋廷知道此事“遂封蒋氏为安乐县郡”,隋亡唐兴后,唐太宗“眷切先臣”,“明诏发皇华之命,出府库之钱三千缗(吊)”。公元710---712年之间,令“工部侍郎许国公苏颋执笔”撰文,勤石刻碑,名“安乐县君神道碑”,该碑起初镶嵌于原赐建长生迎寿寺,后因五代乱壤,寺毁碑失,今合掌石碑为宋皇祜四年富川县令刘询将碑刻轶文重刻于合掌石内,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该碑文史实正史二十四史有记载。(摘选自《钟山县内的丹霞观》作者荷香月暖2016-08-20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