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埋怨已到教书瓶颈期,理所当然认为是“七年之痒”。其实嫁祸于年月,无非不想承认在教学中,自我已经开始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第四届语文素养大赛似一场春雨滋润心灵,又把我拉回到最初的起点,看到学为人师该有的精气神,也是曾经最想成为的模样。
素养即是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方方面面。它不可能速成,长期高质量的熏陶才能落落大方,谈吐优雅。同时,素养是厚积薄发的展现。短短五分钟的才艺,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他的声色,体态;三十分钟的课堂,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他思维的逻辑性以及言语沟通的智慧。
感慨于来自赣州市各地的老师们齐聚一堂欣赏22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美态与智慧。
一、才艺展示的美
如果说毛笔、粉笔、绘画姑且只能算当今教师的必备技能。可这弹得了古筝,说的了书,讲的了单口,跳的了舞,能配音能唱曲、唱戏,信手拈来的各种技艺真是让人连声惊叹。思来望而生畏,再想有些不寒而栗,这书怕是没法教了!
老师工笔细描的梅花傲然挺立是美,那遒劲有力的草书是美,那哀怨低吟的《雨巷》是美,那收放自如的太极也是美...无论熟练还是笨拙一一呈现最本真也最自然,在我眼中都是体现气质的美态。
学高为师,技高亦然。教书,育人也,成为怎样的老师尤为重要。我们在课堂上说过多少大话,三尺讲台站立之时,循循善诱不如身教。热爱生活,充实自我,以饱满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解锁一个个新世界。这样的老师说的话才能掷地有声,理直气壮;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才有自我,才懂生活。
二、课堂的智慧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说起上课,这句话总在耳畔回旋。学生与老师一来二往的碰撞,在我看来是课堂最精彩的魅力所在。课堂完全体现师者的素质,他的成竹之势,他的临场智慧。
同课异构是本次素养大赛的无心插柳。五节《刷子李》可算是把同去的五年级老师逗乐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去就上,想必上的一定别开生面。不同老师,对同一篇课文在理解、驾驭都有区别,学生的顺水推舟也是关键。所以一篇刷子李,听完五位老师的演绎,我真是过足了瘾。一波三折是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同样也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关键词语是绕不开的话题,怎么理解就变得百家争鸣了。最讨喜的李永斌老师,立足徒弟曹小三视野,以文促悟,感悟人物心理活动,让学生熟悉文本以后,深入思考,在抽丝剥茧中慢慢体会一波三折。极富创新的杨锦红老师,另辟蹊径,在结尾处更是一声“下课”,紧接着五大项作业轰轰而来,最后以只做一样结尾,让学生在文字之外,体验了一把一波三折的现实版,真切做到回归生活的理解。这就是老师的智慧。
为期三天美的欣赏已去,停留脑海的思绪冉冉而起。倦怠是老师时常的内心状态,如何保有赤诚,又回到了那一句,勿忘初心。勿忘初心,教书的乐趣是自我的成长;勿忘初心,教书的幸福,在那一声声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