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都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每个人在踏上这段旅途时,都怀揣着一份初心和梦想。本学期我们的班级愿景是——在美的旅途上继续并肩同行,进而繁花盛开。要想迎来繁华盛开,就要明晰方向并一直为之努力,而西游记就是做好的范本,所以把《西游记》定为了我们的童话剧。班级文化定为了——
正如赵老师所说如何让这一班级愿景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与密码,为此在开学初我就在想我们这学期的规划。
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灵山?灵山就是自己的目标。
如何抵达?需要像孙悟空那样消除心魔,修炼心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在经历八十一难的过程中,我如何做好这个引导者?课程就是孩子最好的帮手。于是课程怎样在孩子的生命深处扎根并活出来,就成了我思考的关键,为此在开学前就列出了相应计划。
明晰这一方向后,还需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孩子们,进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朝着设想走去。
此时回首一学期的旅程,盛开已经成了我们的潜意识。为此把我们叙事的主题定为了——回首是处,不觉已醒。
分为三个篇章讲述我们的故事。
第一篇章:追问
追问的目的并不在于找到答案,而是倾听通过追问激发出来的思考,进而明确自己前行的道路。所以在开学第一课,针对“如何迎来繁花盛开”这个问题,开启了这样的追问......
西天取经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悟空的一个筋斗也是十万八千里,为何不驾着筋斗云带唐僧去取经呢?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只有脚踏实地,用时间捏塑自己,才能通往真正的灵山,而且期间也可以成长自己。
漫长的旅途中,为什么要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期间他有什么变化吗?
通过紧箍的思考我们明白了对于一个人而言,无论我们从事什么事,只有懂得约束自己,方可成功。换句话说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去掉心魔的过程。
学习也是一条取经路,期间,我的心魔是什么?想要抵达的灵山又是哪里呢?
其实《热辣滚烫》中的乐莹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她是怎么从人生的低估中走出来的呢?
人的潜力都是被激发出来的,我们要在坚定内心的基础上对自己要狠一些。为此我们也有了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要想让自己成为英雄迎来繁花盛开时刻
心有灵山
消除心魔
拥有力量
这样
我们才会离设想越来越近
在行走的过程中,为了深化这种思想,进而让它成为潜意识,我们还会借助班会课程汲取力量。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我们明白了没有谁会天生赢得人生的庆典,每个不凡的人都来自小人物。他们之所以能迎来繁花盛开的时刻,是因为他们面对心中所想,敢做、敢拼并勇于坚持,而我们也可以。
这也正如《吉檀迦利》中所说的“我必须要撑出我的船去”,才能够在解读成长密码后,抵达自己心中的灵山。当我们撑出船去朝向心中的追问时,我们在课程中汲取力量,点亮内心。
第二篇章:点亮
在西游记行走的过程中我们边读边叩问——
花果山猴子成千上万为何偏偏石猴称王?
孙悟空为何放着猴王不做,要历经千辛万苦去拜师?
为什么孙悟空不喜欢弼马温这个名字?
猪八戒为什么会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唐僧配不配称为旃檀功德佛?
沙僧的不凡之处是什么?
武艺凡凡的白骨精为何让取经团队分崩离析?
悟空悟到空了吗?
成佛后的孙悟空为什么头上的紧箍没了?
每次讨论过后,我们都会对其内容进行审辨式思维,共11篇相关写作。
正是一次次地探讨,我们才真正地读懂了《西游记》,八十一难看似是驱除妖魔鬼怪,其实是修炼自己的心,而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内在懒惰、贪心、逞强、欲望的外化。
要想到达心中的灵山
我们必须弄清楚
我自己是谁
控制我的又是什么
另外
我们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自己
必须要想一想
我的人生因何而闪耀出光彩
但精彩的故事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除非你上路,除非你在很多的挫折与困难面前选择前行,否则,再好的课程也不能在自己的身上生根发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朝向的过程不可避免地我们要被贴上许多“灰点点”:
其实生命中的裂痕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放弃取经路。只要你心怀灵山,遇到困难战胜它,把它当作你应走的路,灵山就会又近了一步,内心也会自由一分。
每当出现问题我们都会借助共读过的内容思考自己,在一次次内省中,对于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思考也更多地朝向生命的本质。
当然,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问题不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会借助班会给孩子们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在这黑暗时刻,杜甫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穿越中我们知道了他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得到的却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且一生没有实现愿望。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心系国家,关心百姓,让自己活成了一颗璀璨的星,也正是他的经历让我们瞬间顿悟。
也正是这个课程地穿越明白了“在最灰暗的日子里也不放弃,未来才会变得美好”后,我们就越来越有力量,带着坚定、勇敢,去认识我们自己,超越我们自己。
这像王国维说的为了梦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像泰戈尔说的——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尽管目标很明确,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在行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就像鸿沟一样阻挡在我们的面前。
求学之路,不仅是一场寻找远方的路,更是一步步获得自由之路。你的远方有多远,关键看你是否有一颗自由之心。
当我们从“自我中心”脱身时,会发现问题的存在是对我们的启发,更是对我们的引领。
回顾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他不也是经历多重坎坷才成为了一个自由者吗?所以请接纳九九八十一磨难,用仁、智、勇去面对它,我们也必将书写一个斗战胜佛般的传奇。
就像诗人狄金森一样,正是因为她有一颗自由之心,热爱之心,所以尽管过着不出门的生活,依然让自己的精神无比丰盈,写下了一首首经典的诗篇。
而在她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生活还被涂抹成了诗歌的色彩,更让我们明白了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写诗。怎么写?那就是内心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课程后的小结,更是让我们的笔尖随着丰盈的内心跳动,借助诗歌,理解生命,疗愈内心。
如果说内心自由的狄金森,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只有眼前的苟且,活成了诗的样子。更让我们明白了拥有一颗自由心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只有高自律才能高自由”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吉檀迦利》更是让我们借助诗歌,以批注的方式和自己心灵对话,引导我们思考生命该有的状态,又如何摆脱影响生命发展的罗网、欲望,在实现自我的路上成为一个自由者。
为了培养文言语感,也为了帮助我们打开经典的名著,为此把文言初阶带进了教室。原本想着这些短小的故事只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心声。
总之,这个学期晨诵也好,共读也罢,都有着若干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是对孩子童年的丰富,也是对自己以及生命的理解。通过穿越让生命从最轻妙的芬芳嗅到它沉重的果实味。
要想借助课程点亮内心的同时
在我们的生活中活出来
需要像狄金森的捏塑一天一样
怎样捏塑
找准节奏
把每一天当作一首诗去捏塑
进而让自己的日子因用心而变得闪耀
就这样,我们不断地点亮着自己,也用自己的光在日常的学习中追逐着,修炼着。路上修身,遇事修心,这一路走来,我们在行为上也有了很多的成长。
五年级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啦。这个学期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成长就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在以日以年的训练中,成为既质又文的堂堂君子。
但是亲爱的少年们,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者,我们追逐之路应永不停歇,因为繁花盛开是一趟永不止息的旅途,更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希望少年们能够如泰戈尔所说,继续修炼自己,在六年级的学习中以自由者的身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