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执笔
张校长与”双语”学校的校长王兴,以及赵华夫妻俩,都是当年县城中心小学的同窗好友,自小亲如兄妹,而且学习成绩都很好。后来,他们又一同考上了县中,直到高中毕业。
那时候,正处在国家动乱时期,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却不能实现自小就有的大学梦想。
中学毕业后,当年年底,他们就响应政府号召,分别插队到附近的农场、林场及农村,成为知青大军中的一员。
不过,每到农闲,他们还是会相约回到县城,不时地在县文化宫、县招待所等地相聚,打打牌、吹吹牛什么的。
回家(续五)他们当年都还20岁不到,虽华风正茂,却都深感无聊,也无奈。看不到他们未来的前途和希望在哪里。
好在他们当时刚踏入社会,无任何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在一起聊天时,说到高兴处,就一起开怀大笑,说得不投机,也会相互吵吵,甚至还会掏个拳、踢个脚什么的。但无论是吵也好,打也罢,事后谁也没把它当回事,好朋友还是好朋友。
没过两年,"四人帮"倒台了。接着,从各条路径不断地传出一些诸如招工、回城、恢复高考等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些消息,给他们带来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于是,在以后的聚会中,他们不再讲那些无聊的东西了,而是在展望、预测着他们的未来,想象着他们以后能为国家干什么和自己想干什么。
议论来议论去,他们还是觉得,国家未来的希望在教育,在人才。而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还得从抓教育入手。对,考师范,将来当老师。
在一次聚会时,为了表明他们的胸怀大志和远大理想,四人中的老大哥,即后来的张校长首先提议:
”父母给我们起的这些名字,不行,既不好听,也不能体现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得改。象我,叫什么张必提,被喊成张鼻涕。还有你,王四娃,人称”四娃子”,永远长不大。你,李有钱,俗气死了。
一人提议,竟然得到了众人响应。
那既然想改名,改啥名好、有寓意呢?
还是大哥首先提议:
"我们不是四个人吗?依我看,现在全国上下,大会小会,到处都在喊"发展经济,振兴中华”。要不,就将"振兴中华"这四个字,分别作为我们四人的名,按岁数大小排列,原来的姓不变。我,老大,姓张,就叫张振。你一一王四娃,改叫王兴。你一一李有钱,叫李中。你一一赵素华,正好把"素"字去掉,叫赵华。
”看!看!看!这四个响亮的名字,多好听,多有气魄,多有时代特色啊!"张必提大叫着。
大哥的提议,依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正好,赵素华的父亲是城中派出所的所长。
他们说干就干。于是在第二天,他们就各自带上家里的户口本,只用了一个小时,四个负有远大志向的小青年,就这样将自己的名字全改了。
其实,他们在共同相处中,还有不少趣事呢。
四人中间,除了老二王兴长得稍逊色点,其他三人都不赖,一个比一个帅气、靓丽。
回家(续五)那时,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除了看些像《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电影外,就是看”样板戏”、演”样板戏”了。
一次,他们想排演《沙家浜》中《智斗》的一段对唱。老二王兴个子矮,也还比较胖,是胡传魁的当然人选。大哥张振个子高、单细,又有一副好嗓子,就扮演剧中的刁德一。那阿庆嫂的角色自然是赵华。但赵华死活不愿意,因为她心目中的偶像是大哥张振。如果由他扮演胡传魁,那不用别人讲,赵华会自告奋勇演阿庆嫂。
但问题是,由老二演胡传魁,赵华看不上人家,不愿意跟他套近乎。
争来争去,她说她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
其实,老三李中也是个帅气十足的小伙子,长得不在大哥张振之下。想来想去,还是赵华给他选了一个角色,让他演《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
为这事,在后来已成为自己的老公,也就是老三李中长期生病,步履维艰,张华每每回忆往事时,就一直后悔和自责,认为当初就不该让老三演洪常青,因为洪常青在后面的剧情中,很快就牺牲了,太不吉利。如果让他演《沙家浜》中的郭建光,他可能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因为在剧中,郭建光只是负了点轻伤。他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一定会一帆风顺,前途无量。
这是后话。
就在他们当知青的第三个年头,除了赵华在他父亲的提议下,于年初到青岛部队当了一名水兵外,其余三人都分别考上了本地或外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三人也结伴回到了他们当年的母校一一县城中心小学,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因为他们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基础好,又非常敬业,没过几年,就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分别当上了不同教学组的组长。
该中心小学在后来,之所以会被评为市级重点小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是与他们这批有志青年的多年努力和辛勤耕耘分不开的。
在这三位年轻教师中,数老三李中教学能力最强,起步也最为顺利。是他,率先脱颖而出,第一个入党,第一个当上了语文教研组的组长。也是他第一个成家。在他工作的第三年,就把当年县中的"校花"赵华娶回了家。
说起赵华与李中的恋爱过程,颇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赵华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一直大哥张振,张振也对赵华情有独钟。
李中虽然对赵华也一直心有所系,但在当时,他也只能算是”单相思”,因为在赵华的心目中,只有老大,没有他。
在赵华到部队当兵以后,她想到该写的第一封信,也是她最为思念的人就是她大哥张振,而她的父母只能排在其后。
至于李中,她当时只是出于礼貌,在其入伍一个多月后,才给他发了一封短信,敷衍地写了几行字,就”拜拜”了。
问题是,那时的赵华,还是个很不成熟的小毛孩,整天蹦蹦跳跳的,不知道什么叫忧愁,做事情也较为毛糙。她在两次给张振写信时的信封上,竟然都将他的通信地址写错了。
张振本来插队在八一公社某某大队,而赵华一直以为他是在八百公社某某大队。
这八一和八百,一南一北,两地相差数十里地,赵华的信永远也送不到张振的手上。
其实,当时在张振的心里,也何尝无时不在牵挂着入伍后的赵华身上,天天盼着心上人的来信。对迟迟收不到赵华的信,他真的心急如焚。
问题是赵华不来信,他也不能主动给她去信。一来不知道赵华的部队地址,没法写。二来他们当时毕竟只是相互心怡对方而已,还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恋人关系,他也不好意思向赵华的家人打探赵华在部队的情况。
张振当时也知道,老三李中也一直在暗地里追求赵华。但在当时,他哪好意思向老三打听赵华的情况。万一赵华给他来信了,而没给自己来信,让他这张脸往哪搁,岂不是叫他去跳长江吗!所以他死活也不会去向李中打听的。
可怜的赵华,当时在部队的处境是,一边,天天想见的来信,望眼欲穿,迟迟不见。一边,不想见到的来信,却两天一封,不请自来。
在与李中的通信中,赵华心有不甘,曾让李中打探过大哥张振的情况,问问为什么迟迟不给她回信。
因为李中所插队的林场,本来就与张振所在的生产大队相距不远。平时里,他也会经常骑车到他们大哥那里去玩。
于是,李中也就将其在张振那里的所见所闻,出于某种本能,该隐瞒的隐瞒,该夸张的夸张,绘声绘色地向赵华作了一番描述。
李中告诉赵华,他曾亲眼看见过大哥身边有一名女知青,长得是如何如何的好看,两人的关系是怎么怎么的亲密,等等,尽情地作了一番渲染。
赵华接信后,终于弄清了大哥迟迟不给他回信的缘由,于是找了个无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骂张振是负心汉,发誓再也不给他去信了。
赵华当时正值豆蒄之年,哪经得李中的”狂轰烂炸”。时间一长,渐渐地就”移情别恋”,专心地与李中相处了。
而张振这边,也确如李中所说,身边是有一名上海女知青,与他在同一生产队插队。这个女孩不仅人长得漂亮,还特勤快、懂事理。她每天不仅把张振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晾干,叠整齐,还帮他把宿舍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回家(续五)有次,这名上海姑娘随张振一起到县城去玩。中午时,张振顺便把她带回家里去吃饭。这个女孩一进屋就放下东西,帮助张振的母亲摘菜、洗菜、淘米、做饭等,一刻也不闲着。
张振父母看在眼里,自然很是喜欢这个女孩。张振的父亲发现小女孩吃饭时,讲过城里盐水鹅好吃,在小孩临走时,他还特地去街上剁了半只盐水鹅,让小孩带到乡下去吃。
从这以后,老俩口经常在儿子面前夸这位上海姑娘好,叫儿子要好好地善待人家。
张振在开始时,一直是不为所动,心里只想着赵华。后来,发现赵华当兵半年多了,也不给他来一封信,就逐渐淡化了对赵华的那份思念。
特别是有一次,他到老三那里去玩时,看到了李中的抽屉里,放着好几封赵华给老三的信件,他心就凉了。心想,赵华已把自己给忘了。于是,他就彻底打消了对赵华的那份情感,似乎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位上海姑娘的恋爱请求。
赵华当兵两年。第三年年初,她就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原籍。
在三位兄长为赵华举行的接风餐会上,赵华才问清大哥插队的地方,是自己把通信地址搞错了。此时已过去了两年时间,早已经时过境迁,大家都已各有其主,没有了改变的余地。
回家(续五)后来,赵华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曾很伤感地对她的一位闺蜜说过,今生,她犯了一个令她终生遗憾的错误!同时也是一个令她终生不能原谅的错误!
当此话传到老大张振的耳朵里时,张振也曾一度十分心酸。
这就叫阴错阳差!
这就叫上苍注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