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说过一段戳心窝的话:“当我回看毕业这10年,我发现真正让我拮据的不是当时我只能存一万的收入能力,而是我反正只有一万,存了也没用不如花掉的想法。”
大部分人哪怕过了40岁,也依然是有多少花多少的状态,每年年末的时候,看看收入流水也不错,就是没有结余,问自己花到哪里了也看不出来,只能为之叹息,又是一年白干;直到每一天幡然醒悟,只有留在自己口袋里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经过深入观察,我发现,无非是3个败家习惯,导致口袋干瘪,不想忙忙碌碌一场空的朋友,请抽空看完本文:
️一、冲动消费
年轻的时候,一些女孩时常因为某个聚会,别人怂恿几句,就冲动刷出去万儿八千,回头想想,价值有多少呢?
比如说一些自己看不懂的首饰,七七八八的装饰品加起来竟然也有大几千,现在懂事了,还是觉得普通家庭买点黄金就好,保值、变现也快。
比如一些看上去好看却不适合自己的衣服,超过2个以上的口红,无不是因为冲动……但凡理性一点,都应该是有计划的消费……
如果不想吃了上顿愁下顿,还是应该让自己静下心来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清理和规划,扫除冲动消费带来的财务黑洞,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二、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范围的面子消费
比如大牌包包,有些大城市的家庭年收入还不到50万,上有老下有小,严格意义上来说,购买动辄几万的包包,是超出自己的实力的,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为了面子去高消费,花钱一时爽,事后悔不迭。我知道一个叔叔的媳妇,每月挣三千块,但是却要买一千的衣服,平时生活费,也是找老公要,找老人要,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这样真是得不偿失。
只有淡掉虚荣心,计划着过日子,才能让生活好起来。
三、欲望无限,看到什么都想要
今天想换手机,明天想穿新衣服,后天要换发型,大后天要换车,再过几天要去旅游……
这些在我年轻的时候,都经历过,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赚钱能力,如果自己的收入可以覆盖这些支出,还能有一些结余,那是完全可以的。
有一个阿姨的女儿,在婚后的短短1-2年,因为日常消费竟透支了30多万,给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清自己很重要,只有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了,才懂得取舍……只有改掉了胡乱花钱的坏习惯,我们才可能存下钱来;也只有口袋里有钱,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安全感。
“贫贱夫妻百事哀”,一个家庭要长期持续稳定的前提,是良好的财务状况,所以,亲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爱写作的理财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