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每天都在逼着自己输入和读书,不管是零碎的还是系统的,我总认为,只要不停步,就会有累积,你所诉说出去的日常,那些有逻辑有思想的内容,都来源于你平日的那些看似记不住的东西,消化内化后输出得来。
说说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
读书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用于实践
读书可以使人更深入地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
读书的人眼界格局会更高,思维逻辑会更清晰理智,
他们会在遇到问题时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而不读书(不学习)的人,甚至连问题出在哪都不知道,容易做出盲目的选择。
两者间意识形态的差距,就像动物和智能生物的区别
任何实践如果想要得到理想的结果,都是需要指导的理论,只有了解历史的进程,才能预判历史的未来。
选择书籍前先清楚自己的目的和需求,针对性学习,学以致用。
哈弗研究出几个让人贫穷的原因
1拖延:拖一天是一天
2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决定
3自我设限: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4害怕被拒:纯脆弱与敏感自尊心
。。。
你中招了没,赶紧调整
我们生活当中有的人会阶段性的迷茫,
其实一个人活着,要有自己的主线和思路,
不要让别人打乱你的节奏,余生很长,耐心生长。
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凡事都有他自己的节奏,
Don’t let anyone rush you with their timelines.
不要让任何人扰乱你的时间表。
今天看到郭朗普的无耻言语,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
美国联合各国来要求中国索赔疫情损失,看着气愤,但是当我看到如下文字的时候,觉得怼得真是一个字:爽!
艾滋病首先在美国发现,并且蔓延到全世界,有谁找美国追责了吗?
2009年H1N1流感,在美国大面积暴发,有谁让美国赔偿了吗?
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动荡,最终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有谁要求美国为此承担后果了吗?
你会再一次发现,语言的力量。
再说诗意: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而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路过我们生命的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并不是每一件可以计算出来的事情都有意义,
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能被计算出来
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充满意义的人生。
然后用这些去影响和点亮他人的生活。
余生,做一个温暖而有光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