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极少极少去过医院的,具体来说是因为自身原因极少去过医院的。在我具备认知能力之后,记忆中少有的几次前往医院要么是例行体检,要么是怀妍宝到她出生那一年。
其他的都是陪伴,陪伴最多的就是俩人。一是妍宝奶奶,二是妍宝奶奶的长子长孙即妍宝的哥哥思辰。
比如今天周末,为了他继续打卡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而在今天这次之前,我已经打卡爱尔眼科医院四次了。每一次都是为了同一个人就是思辰。
今天面对诘问说谁是孩子家长,才10岁近视就有579度到底是怎么管孩子的。他说爸妈都没来。
我发视频过去她妈在麻将桌,他爸不接视频。连眼镜的都嫌贵,说不要在医院配,自己去配。很好,免得我还要垫付及继续在医院耗时耗力。
这家庭还是国家公务员家庭,家里存款比我家多多了。日常生活也是比我家优裕,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这个孩子不是他们生的一样。
还是觉得我就在武汉周末很清闲可以处理掉一切的事情。双方都有驾照,开车到武汉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一年一度的复查怎么我不在武汉就不做,我在武汉就直接一个电话委托我。
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调查夫妻双方,请受调查者为自己打分:你认为在目前的婚姻关系中,你的付出贡献率是多少?
每个人的回答数据不一样,但都高过了60%。
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贡献率多报了50%。哪怕是一个人渣,也认为自己的贡献率超高,认为自己很重要,不可或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自利偏误。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错觉,而且是极普遍的。
比如辰爸辰妈就是。将儿子的近视一切怪罪于小时候被奶奶带的时候奶奶打麻将时以手机打发他的状况。包括今天在医院面对医生的诘问10岁的小朋友竟然也是这么回答。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968/005721347ebfc741.jpg)
他妈竟然开始怪罪他爸不管娃,只知道上班,业余打游戏打麻将,不知道带娃游泳跑步运动等。
他爸则怪罪他妈全职家庭主妇平时俩娃上学只知道睡懒觉刷短视频玩手机麻将,周末娃往爷爷奶奶那里一丢,去麻将店继续打麻将。每个人还分别都说对小孩的关心是无可复加的。
娃的什么学习、健康全然不顾,这个假期竟然丢到我家。还特别交代小米负责补数学,我负责补语文,小姨奶负责补英语。且毫无补课费纯公益的那种。
还交代我要带他去买鞋买裤子买上衣,以及一定要带他去趟爱尔眼科复查他的近视。还不算他去游乐场、买零食水果饮料等等花费。
家里吃饭穿衣洗衣等繁琐的事情,以及经常不做作业连续三天可以不吃饭只吃零食嫌弃奶奶做饭不合自己口味气得奶奶恨不得毒打一顿这些能量上的损耗。
当然有些并不需要我去做,但是我认为我其实是毫无责任和义务去做这一切的。我的小孩只有妍宝一个,我和小米也只会有这一个小孩。我只想把我全部的爱都给妍宝。
而今天因为在爱尔眼科导致的不好的情绪,我吼了妍宝,还莫名其妙说出小孩这么烦还天天要让我生二胎,谁想生谁生去。结果她回来跟奶奶投诉说妈妈好凶。
是的,一个人带三个小孩去医院挂号排队检查问诊各个小孩每时每刻的不同需求,真得会让淡定如我情绪稳定的淡定姐在某几个瞬间崩溃的。
还有一个对小孩完全不闻不问也没时间去闻去问的猪队友,连妍宝的尿不湿都不知道怎么换,拥有一些教育资源的他,不知道能否在未来的妍宝的教育上让我省点心。
我的日常工作并不轻松,也是消耗型的,周末其实是需要来一场彻彻底底的休憩才能治愈与回血的。而不是在医院与游乐场这种地方去继续消耗的。
医院并非是一个很好能量场的地方。相反,在这里,焦灼与不安常在,希望与失望并行,嘈杂与喧闹为伍。所以,我并不喜欢医院。
我会继续带妍宝一起夏天游泳、冬天滑雪、春天跑步、秋天爬山,一起将身体练好,远离医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