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3955/5bacb42a235f2779.jpg)
周末遇上雨雪天,这是老天予人休息的恩赐。本来阴沉昏黄天的雨就自带忧郁,容易令人情绪沉静懒动,再加上周末,就更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家里耍赖偷懒,且足以心安理得。想想这也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儿呀!
一早睁眼拉开窗帘,发现天色暗沉昏黄一片,如人阴郁到极致的脸,简直快要滴下水来。于是重躺回床上赖会儿,很松弛。脑海中开始思谋着今天要不要放纵一下:订一堆外卖零食,然后这一整天就从床上揉到沙发上,再从沙发上混到床上,足以用天气不好,美美地阿Q般赖一天。
没多大会儿,开始下雨了,先小,像牛毛、像花针,真有“三月里的小雨”般的气质,款款地耐着性子淋在铺着红色花砖的人行道上、刚探出头来的草尖上…只是没坚持多久就耐不住了,雪星子哗哗啦啦地就赶来了,片刻功夫天地间就被风、雨、雪交织的苍茫大网笼罩了…
南方的春早已呈现出一派姹紫嫣红、草木茁壮的热闹景象;而我们这里的三月,依然还会有风雨雪的聚会。不过跟小时候四、五月份还会出现的大风雪天气相比,早已是小巫见大巫了。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我以为天气对于季节的态度都是再认真负责不过的了。想想看,春季万物萌发,需要大量的雨水滋润。你润物无声也好,豪爽磅礴也罢。雨、雪哪种形式都体现了天气对待春季负责任、达根本的积极态度。
说到态度,他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又有不同的定义。大都专业抽象。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对态度的解释是: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这个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
对于我来说,很多概念和定义其实完全可以从字面上直白地去理解。态度:“态”可以组词心态、状态,有内在也有外在,便于形象化。"度”,则有程度、尺度,也是一内一外!
什么是心态、状态?心态就是当我们面对事情时有了最初的、发自内心的想法,呈现出外在的行为。他是一个人处理事情时,用心的、真心的由内及外生发出的对所为事情的真诚。精髓是由心而发,是心里的纯粹与至诚,单纯地无关结果。状态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这个是表现在外在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具体的形状、样貌。
状态和心态,一内一外,一抽象一具体,大白话就是指我们有怎样的出发点、从而展现出怎样的外在行为。
程度和尺度。程度是指一切知识道德、能力、技巧、事物等高下的层次。还有就是事物发展变化达到的状况。韩愈在《答崔立之书》:“乃復自疑,以为所试与得之者,不同其程度。″这里的"程度”就是指文化、教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元朝郭钰的《访友别墅》诗有:“读书程度输少年,中酒心情厌日长。”这里的"程度”则是指读书的进度。
尺度,则是指准绳,分寸,衡量长度的定制,可引申为看待事物的一种标准。
程度和尺度,一内一外,一抽象一直观,大白话意思就是我们把事情完成的怎样了!
所以,同样的事情,做得结果怎样,完全取决于做事人持有的态度!
比如态度之于学生的学习。如果一个学生,他及家人只单一追求高分数,却不是从根本上激发他对于学习的兴趣,不注重培养他坚持学习的习惯,没能让他从内心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那么这些就是忽略了他学习的态度。最终的结果,就不会是我们想要的。
相反,对于把学习当作发自内心的初衷,注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来说,不用去刻意要求他的学习,结果自然也会是不错的!这样正确的态度,就是把学生学习成长的顺序捋顺了,所以这样的学生也是比较让人省心的优秀了。
对于求职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内心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不断在自我成长上下功夫,那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会是积极负责任的,发展空间肯定会大。
若只一味将眼光放在工资待遇上,却忽略自身成长,持这种态度,他的发展空间就一定有局限了。
最终想要怎样的结果,完全取决当事人采取怎样的态度。所以,欲成事,必先端正态度。
说起来今天一早虽然想过要采取慵懒的形式过一天,但内心里的态度还是端正的:整理了昨天直播课的笔记,抄写背诵古诗词,边运动锻炼身体边观看了《禁闭岛》,整理家务,高质量陪伴二咪,一天里,边做事,边赏雨雪,待一天即将结束时,就感觉是轻松愉悦的,可以安心睡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