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后感

作者: 咿呀呜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00:18 被阅读54次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我与地坛》

          读《我与地坛》是个偶然,或许也是个必然。高三那年,高考压力深重,在看满分作文的时候,发现了一篇写史铁生的佳作。犹记得那句吸引了我的话:他告诉了我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偶然看到那篇佳作,又因压力深重而必然会去阅读《我与地坛》。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便是史铁生对生死的思考,对死的最后领悟。回想起来,当时高三的我,我的思想,受各种因素,我也很错误地去思考生与死,虽稚嫩,却是真实而又危险的。而当我看到这样对生死的描述,第一次对散文起了浓厚的兴趣。

          《我与地坛》整本书对于生死、磨难进行着思考,其中的语言一直使我感到压抑,史铁生总是在文章中悄悄地将气氛渲染得低沉。“阳关总似潜伏着凄凉,晚风中总似飘荡着它的沉郁。”文章中的那些环境描写总会让我停下去思考其中的含义,总会荡涤我的精神世界。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不能走远路,却有辽阔的心。”史铁生也是从此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在轮椅上,他失去了走向远方的机会;在地坛里,他获得了珍贵的安静;在母亲看得到与看不到的地方,思考着生与死,思考着自己。那句话确实没错: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世界失去了一个能够直立站着的人,却或得了一个思考生死的人。

          “这样看,我的由来是否过于偶然?任何人的由来是否都太偶然?都偶然,还有什么偶然可言?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这一个。”既已生下来,这便是一个必然,生只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一个事实。接下来,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生这个事实,面对的是生下来的世界,这世界上的美好,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世界上的磨难。文章虽然沉重,但这本书也给人一种“平”的感觉,一种对待模拟你对待生死的平常心。从语言中我们感受不到什么大起大落,只是感觉慢慢地陈述着一些事情,一些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将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调整自我,达到一种“平”。像史铁生一样,最后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也在精神上站立了起来。

          “人生是一个个梦想不断破灭的过程,而当我们走出所有曲折的日子时才发现,真正的美好与神奇,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背后。”读罢这本书,整个人从那种沉重的、压抑的气氛中脱离出来,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和,对世界,对自己,对现在、未来的平静。 我们生而为人,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该去珍惜,人生不会只有苦难,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而我们所有的经历也终将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宝贵的财富。

          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与地坛》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tn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