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布施

浅谈布施

作者: 在五台山闲逛的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6:59 被阅读37次

今天有朋友说来了五台山遇到假和尚,假道士了,布施以后感觉自己被骗了,生烦恼心,悔恨心。关于这个,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何谓布施。《毗耶娑经》特别提出讨论了布施的原则和功德,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讲的要有爱心,要帮助人。那么,通过研究布施这个问题,对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福利,就可以应用上了。搞清楚这些观念,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才谈得上研究佛学。

何为布施

  毗耶娑问什么叫布施,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施主。佛对布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布施必须是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于他人,才会有布施的果报。拿衣服、钱财、医药送给人家,是外布施;把自己的烦恼完全清净掉,是内布施;给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无畏布施。布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须马上实行。比如发水灾,我觉得应该布施灾民,就马上做了。用不着等号召大家起来再做,那已经是来不及了。

  按我的观点,真肯布施者,在别人眼中就像疯子一样,把钱也不当东西,只要人家需要就送出去了。现在有些乞丐,家中有房有车,甚至有百多万的财产,可他既然肯丢这个脸在大街上乞讨,说明他有需求,那你只管你的布施,不必考虑人家是否有钱、是否在行骗。所以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布施。

 真正布施的原则

  毗耶娑起立合掌向佛称谢,这番关于布施果报的教导,已使他们获益非浅,并能造福大众。现在他要向佛再请教:什么样的布施才能得到好的果报?对持戒者要布施,对不持戒者也要布施,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第一,要自己真有心帮助人,而不挟带任何别的思想。像黄医师经常为病人开刀而顾不上吃饭,有时打电话来请个假,说不能到我这儿上课了,这是对的。吃饭、上课只是个人的享受,为了病人的生命,这些都可以牺牲,这就是“一切施与”的道理。

  第二,布施不能怕将来的结果。常言讲,做好事“善门难开”,我们在大陆十八个大学设了“光华奖学金”,现在差不多每个大学都来跟我要求。这种事不是傻瓜不会做的,真要做好事,自己就要真心当傻瓜。

  第三,不要轻毁任何一个人,这是大乘佛法的菩萨戒。真正的布施是不拣择对象的,这就是“不简福田”。不管被布施的对象怎么样,我帮助了你,内心非常快乐,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所讲的“为善最乐”四个字。你是一块田地,我在你身上做了功德,就把福德种子种在你这块田上了,这就叫种福田。

  因此,乐善才能好施,对一切人充满着爱心、同情心,做一切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心信开眼,生爱念已,舍物施与,心常普缘一切众生。”具有这种博爱精神,不考虑任何附带条件的,才称得上是施主。

相关文章

  • 浅谈布施

    今天有朋友说来了五台山遇到假和尚,假道士了,布施以后感觉自己被骗了,生烦恼心,悔恨心。关于这个,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何...

  • 浅谈布施

    布施:(1)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2)指佛教用语,人的行为。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种类有三种:法...

  • 浅谈布施

    修行人积功累德是为了成就解脱,如不得法,一切枉然。在积功累德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把“布施”作为重要的方面去做。大部分...

  • 当居士遇到黑石(转载13)

    财布施:以财物作布施。法布施:以佛法传播作布施。无畏布施:以给人信心希望作布施。后两种布施,比财布施更为殊胜!

  • 怎样才叫做无相布施?什么叫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布施就有很多种布施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等等等,还有无相布施。财就是拿钱财布施;法布施传佛法给对方...

  • 当居士遇到黑石(转载12)

    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舍得,吃亏是福,亦是讲布施,如果不懂布施,就谈不上般若。

  • 《修法需相辅相成——六波罗蜜》

    【修行次第---六波罗蜜】 【一、布施】 【布施---无畏布施---放生】 【布施---无畏布施---吃素】 【布...

  • 有一种布施叫“义工”

    我们多数人都知道,佛教的布施有三种:简单的说,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外财布施,以...

  • 行孝就是布施

    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肉身;心理和情绪;智慧。

  • 布施的真相

    我们缺什么就布施什么,越布施就富有。佛法里讲: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如果你没有钱财,你可以法布施,法布施就是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布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tq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