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专家。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估计也成不了专家。
目前的工作范围来说,也接触过一些专家。课题方面的、课程的、教学的、全面育人的,都有。
但我可以表达,我喜欢什么样的专家,或者说什么样的专家,让人佩服,或者说专家的“专”,要体现在何处。
先描绘两个场景吧:
前情基本一致:课题指导,照例是先要汇报,再聆听专家的指导。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准备一份纸质的课题报告。这样帮助专家指导时,可以反复使用。
A专家:
“请一位老师来针对课题里提出的模型,用一节课来举例。”
老师举例:“……”
“不要说其他的,就举例。”专家打断汇报者。
老师继续:“……”
“你弄懂了吗?你们自己都没有弄懂。我一看报告,就知道,这不是教师的语言,而是一些专家的语言。”专家追问得掷地有声。
坐在台下的老师们心里一定想:遇到了真专家,特别期待后面的重建。
于是,听这位专家不断批判,不断为一线老师正名。
之后,就希望听到专家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或者说针对目前研究的成果进行追问。
到了最后,也只听到专家说了几条做课题的普通原则。
B专家:
听完汇报后,开始构思,如何指导。
话筒递到他的手上,他开始根据课题报告的顺序,一条一条的进行重建,用自己的逻辑思维,组织语言,进行重构。于是,指导结束,一份经过缜密思考的课题报告就出现在老师手里。当然,剩下的案例部分,需要老师们自己去结合实践去进行补充。
试问,当这两个专家出现在你面前,你选择谁呢?
可以说A专家钓足了听众的胃口,大家都在期待他的“先抑后扬”的指导风格。可真应了那句话:期待越大,失望就越大。当你批判得有多么痛快时,你后面的建构也就会很痛快。因为这些专家应该深知一线教师做课题的不容易,那些理论建构不是来自专家,能来自哪里呢?当然,一线老师如何体会这个课题理论框架,是需要下功夫的。如果只能说一些普世的大家都知晓的原则,对这个课题的指导没有任何效果。
而B专家呢,是实干家,是真正的去内化课题的成果,去重新去建构,去展开,去描述,让指导看得见,摸得着,同时也能提升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思考能力:可以有哪些维度,要注意什么问题,怎么去提炼一个观点。
上面都是讲的课题专家,因为他们基本掌握着老师们的职称密码。他们的大笔一挥,就决定了哪些老师的职称走向。
也有一些接地气的专家,也有先抑后扬的风格,但他们的重建,确实能让你眼前一亮,让你有很多收获。专家的站位不同,他们的理论也会不同,见多识广,案例也多,给老师的启发,也会更多。
所以,当一个货真价实的专家,其实没有那么容易。
或许,我的叙述比较片面,或许,专家们不能保证每场都在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