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不多,疑惑很多,可能这和我读书少,学历低有很大关系吧?小的时候读鲁迅、老舍、郭沫若、朱自清、巴金一个个具是文坛泰斗,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可是我也有了很多的疑惑。老师总是说作者在这里做了如何如何的比喻,暗指了什么,我一直很是疑惑作者想了那么多吗?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是针对当时的世局的著作吗?《西游记》中关于真假孙悟空的判断是真的吗?当时作者有没有想这样安排呢?会不会是当时没有考虑到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困惑,一直疑虑是什么会让我们过度解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真的有那么多的隐含内容吗?如果自己过度解读文章不会混淆视听吗?这些都是我不解的
虽然很多时候的不解,我也没有去问,小时候害怕老师的责骂,长大了害怕别人的嘲笑,终归因为面子放下了自己的疑惑,也许是自己不再应付考试,不在为了一个成绩单苦思冥想了,我的疑惑也就放下了。今天拿来说,不是因为我还在疑惑,是因为我想明白了,理解了我之前的过分解读,理解了为什么有红会的存在。
所有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灵魂在里面,就像《老人于海》一样,大家认同理解的都是坚强,但是有多少人想过作者可能当时比较困难,坐在桌前为了糊口度日绞尽脑汁想写一篇文章挣个稿费解决一天的饭呢?就这样作者想到了自己或者道听途说的一个故事,加以修改呢?当然我这样说很多时候会被喷,被骂的。我说了是如果。同样的如果曹雪芹写《红楼梦》只是为了家道中落的温饱呢?或者想着小时候生活的富足呢?幻想自己家道没有破败自己也像宝玉一样衣食无忧,美女如云呢?或者这也只是一个穷困书生的一段意淫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呢?当然所有这些都是我的意淫的结果。每一本书,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东西,不管当时作者写文章的初衷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读懂了什么,一些人去研究考量一篇文章,不是过分的解读,只是在理解揣摩文章带给我们的升华,带给我们更深层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看东西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学历不同理解也不一样,他们一些有学问的是从最根处理解翻译给我这样的去参考其中的价值,开发思想,去做有用于社会的人。
就像简单的一句话可能我理解的不同,古代大臣揣摩上意,现在我们考虑领导的意图,这些不都是在理解考量吗?不就是我说的过度解读吗?文章没有过度,只是理解不同。
想透想通了,也就不在困惑了,要的也就是多读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