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模型:产品是怎么工作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产品的工作方式。开发者和工程师关注实现模型。
心理模型:用户怎么认为这个产品是怎么工作的。产品的使用者。
表现模型:在实现模型和心理模型之间取平衡点,让她逐步靠近心理模型。产品的设计者更关注。
心理模型可以被塑造。不同人群的心理模型不一样。小白用户满足于心理模型。专家用户乐于挖掘产品的实现方式。
基于竞争的背景,产品的难易程度可以成为竞争的门槛。好用的可以甩掉一些难用的产品。所以有难度的表现模型可能是机遇。
对于产品的设计者,我们应该将表现模型做的更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甚至是超越用户的心理模型。
表现模型越接近心理模型产品的体验也会相对更好,会给用户带来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