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型自1943年被 Kenneth Craik 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尤其是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心智模型的运用备受关注,并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常用名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只有契合用户心智模型的产品,才可能成功。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型呢?
心智模型(Mental Model)指人对某事物运作方式的思维过程。基于人们在生活中的经历,人会对已知的事物产生一种认知,大脑会很自然的归纳总结这些信息并进行沉淀和储存,并影响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的行为和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即当我们看到某个东西就知道是什么,或者要去干什么。
在产品设计中,心智模型一般指产品用户的心智模型,提到心智模型,必然想到产品的表现模型和实现模型。三者密不可分,而心智模型更是在其中起了根本的指导作用。用一张图简单说明三者的关系:
表现模型相对应的就是我们产品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而实现模型相对应的是技术开发。心智模型则对应的是用户目标/预期。
从上图可知:表现模型越接近用户的心智模型,用户就越容易了解产品功能,并与产品发生交互。而如果表现模型越接近实现模型,用户越难理解产品,产品越难使用。
那么到底怎么把用户心智模型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呢?诚然,你想用这个方法必须先知道你使用它的目的,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所以我们今天通过倒推的形式,先明确心智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四大运用,再根据这些运用展开讨论和探索,直到得出用户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的运用
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主要任务是为信息与用户认知之间搭建一座畅通的桥梁,是信息直观表达的载体。通俗点说就是:信息架构不仅仅是设计信息的组织结构,还需要研究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如下图是淘宝App的信息架构图(部分):
信息架构必须满足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用户需求角度:它可以让用户可以在一定的信息规划下更容易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产品目标角度:能通过“信息架构设计”去教育、说服、引导用户。
由此可见,产品的信息架构很大程度上需要参考用户心智模型,在我们根据产品战略和目标得出的基础架构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后得出真正适合产品的信息架构。
心智模型在信息架构这一块的探索,推荐使用卡片法。比如上面提到的淘宝信息架构图,里面有很多关键词,我们可以把所有关键词写在便利贴上,让目标用户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进行整理归类。这个方法无论是对于产品的0-1的信息架构探索,还是产品的1-∞的架构优化,都非常适用。
这个过程中还有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以结果为导向。但其实心智模型的探索,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卡片分类的大部分价值来自用户的结论,因为是他们对卡片进行分类:你要知道,了解为什么人们将某些卡片放在一起,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模型,而不是单纯地将卡片分类到同一组中。
很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汽车诞生以前,人们往往只是希望自己有一匹更快的马/一辆更快的马车。而实际上用户的心智模型是:更快达到我要去的目的地。永远要记住在用户心智模型的探索中,过程比结果重要,洞察比发现重要。
所以在对用户进行卡片法测试的过程中,建议在得到用户的许可下全程录像,便于后期观察研究,查漏补缺。
其次是用户选择方面,注意筛选产品的典型用户,15个用户就够了(具体可参考这篇文章: http://www.woshipm.com/user-research/1045153.html)。招募方式有两种:1、与业务方/客服中心/市场部等合作展开招募;2、使用第三方服务外包公司招募。
操作流程
页面流程是指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用户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做出的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用户在想要登录淘宝会做出的一些列行为是怎么样的,用户想要选到一个合适的衣服并下单的整个过程和行为等。
这边也举一个淘宝App在“找相似”这个功能流程上的优化。早期淘宝通过搜索入口找到的宝贝,其中“找相似”功能需要点击右下角三个小点/右滑/长按来让用户选择是“找相似”还是“找同款”(右滑找相似已经取消了,长按还保留着)。假设他是为了教导用户学会使用这个功能,那这个时间真的有点太久,直到2017年都还是下图右图的操作。作为淘宝的重度使用用户,”找相似“功能在购买的过程中还是很常用的,而每次点击三个点点还要选择到底是找相似还是找同款,这让人内心很抓狂。因为我的目标是想要看到相似的宝贝,而不是纠结选择“找相似”还是“找同款”。
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找相似”这个功能淘宝App在优化前后的页面流程对比:
优化后的“找相似”直接进入“相似宝贝”界面。同时,如果该宝贝存在“同款宝贝”,则“相似宝贝”的导航栏会出现“同款宝贝”的入口与之并列。否则只显示“相似宝贝”。不得不说优化之后地操作流程,更符合用户预期。下图是点击宝贝右下角三个点点打开的页面:
另外还发现了个淘宝的小心思: 带了“广告“标签的宝贝点”找相似“始终显示“暂无相似同款宝贝”,取而代之的是“推荐店铺内宝贝“,导航栏是没有相似宝贝和同款宝贝入口的。这块涉及到产品的商业价值,为了实现产品商业价值来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如今也很常见了(或者说用户体验转化成商业价值)。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一搜。
心智模型在操作流程这一块的探索,推荐的是观察法和用户访谈。无论选择哪个方法,我们第一步都需要确认目标。例如上面举的淘宝“找相似”的例子,属于用户下单过程的整个流程中的一小块。把用户下单流程设为研究目标,招募5个用户在规定场景中使用产品,全程摄像+录音,最好现场直播进行研究。如果是较复杂的产品可以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配备一个指导员,指导员不允许有任何的提示性措辞,他的目的是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困惑的时候求助,比如遇到了一个Bug。
交互设计
一般而言,用户进入产品,通过交互行为去达成某些目标,这一交互过程常分为三个阶段。
1、进入前
在使用产品之前,用户会通过观察来收集产品所呈现的信息,并尝试产品的用途。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如果一眼就能让用户看出来是做什么的,大概有些什么功能,是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完成目标的。
比如饿了么,你在App Store /应用市场看到它应用图标和展示页的第一眼,就已经知道它极有可能是与“吃”有关。而美团,光听到它的名字,就能八九不离十地才到这是与“团购”有关的产品。
2、过程中
用户通过交互操作进入产品,发生交互行为并得到产品的反馈。比如用户进入下一个页面/功能的打开方式是怎么样的。
很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线上读书APP诞生初期为了映射用户线下读书的习惯,将滑动翻书这一交互用了仿真的翻书动效实现。(如今早已改成了左右/上下滑动可选择,是因为已经培养了用户对于翻书这个功能操作的习惯,没有必要再用仿真动效引导用户。简化这一操作反而可以给产品、技术减负。可见用户的心智模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和产品一样,需要不断的迭代和优化。)
3、完成后
用户完成某一任务/目标,产品必须提供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正确反馈。其次,反馈速度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可以根据2-5-8原则,应当尽可能在2秒内给予反馈,如果反馈时间超过5秒、甚至8秒以上,那么用户对产品的印象会很差或失去耐心。
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是指眼睛通过接收聚合光线,然后接收信息传到脑部进行分析,以获取外界的信息。在产品设计中,需要用户视觉感知的模块主要是产品的界面设计。包括界面的颜色、字体的大小、图标的样式、动效等等。
比如大多数人看到红色就会想到热,看到绿色想到了树木、大自然,看到蓝色就会想到天空等等。但是并没有绝对,有的人的看到红色会想到血、暴力。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心智模型,大众的心智模型仅供参考。例如,我们的第一批种子客户是晋江本土老板,这边的人因为习俗,就是比较排斥黑色和深蓝色。(因为这两种颜色他们在葬礼上用得很多,代表晦气。)所以我们的产品必须避开这两种颜色做主色。
这里涉及到比较多的设计心理学和设计原则,不做详述,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会有很多文章和书籍。像《设计心理学》一系列强烈推荐购买。
总而言之,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推荐卡片法、观察法和用户访谈。另外就是多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文章助力。
关注公众号,获取宛苏的网盘分享~UI视觉/产品/交互视频教程、电子书、已破解设计软件插画、Sketch源文件、插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