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华的儿子以及贾平凹的女

余华的儿子以及贾平凹的女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4-12-08 08:38 被阅读0次
图:余海果(网络)

前不久,应该是去年四月,余华的儿子余海果的大名,一声不响地出现在中国第一大刊《收获》第二期上。小说《全身麻醉》是小余同学的处女作,一出手就是顶级刊物,厉害了我的哥。

网上,对余海果上《收获》照样有人说三道四,然而响动不大。这就显得有点怪异,又一个“文二代”的素材,泼天流量,咋就没人炒作呢?莫非他的小说没有美化日军,抑或找不出“屎尿”?

余华不高兴了,没人炒我自己炒,怎么会没关系呢,我帮他走的后门呀。

敢于堂而皇之地“承认”自己帮儿子走后门,是不是有点傻?

余华才不傻哩,他这是在凡尔赛,也是在为所谓的“文二代”证明。余华说,当儿子的小说完全达到了《收获》的发表要求,他就会把稿子推荐给主编程永新。这对一些没有“门路”的业余作者来说,也许有点不公平,但是绝大部分业余作者不可能达到余海果的水准。这是因为,儿子从小就展现了过人的天赋,并且受到了极其严格的训练。

关于二代拼爹,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排在首位的是官二代,因太过敏感不便深谈。其次是富二代,这个用不着太多顾忌,可以火力全开,祖宗十八代都可以扒出来。但说来说去,无非花天酒地、朝三暮四之类的绯闻,扒多了,流量便跟不上了。与富二代具有同等炒作价值的,按理说是星二代,然而值得一炒的二代明星似乎太少了。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的委实不多,其中有葛存壮的儿子葛优,陈强的儿子陈佩斯,然而好像没有人拿他们的父亲来做文章。演艺界当然有潜规则,不过要成为大腕还真得靠演技,你的一举一动,除了狗仔队,亿万双眼睛在盯着哩,观众是否买账,老子说了不算。明星的成色必须亮在明处,伪造学历没用,抄袭他人作品更不可能。所能炒者,超不出男女那点事。

咋整?炒作起来比较安全的还有文二代。

与富、星二代相比,文二代很少抛头露面,好像不好炒呀?好办,重拾那些年整人的手段,断章取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然后上纲上线即可。

于是贾浅浅中枪了。很简单,有人从她的诗集《椰子里的内陆湖》挑出来两首诗做标签,她的全部诗作从此便成了“屎尿体”。她的遭遇再一次说明了文字工作的危险,正如莫言,有心人从他的小说读出了险恶用心:丑化中华民族。

据笔者所知,文坛上“文二代”的确不在少数,老作家茹志鹃的女儿王安忆,山西著名作家李锐的女儿狄安,莫言的女儿管笑笑,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等等。奇怪的是,他们的父辈,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文,因为写作太苦了。人前风光的背后,是孤灯下的苦心孤诣,是瓶颈时的殚精竭虑,功成名就并不容易。你看路遥,陈忠实,差不多是把自己活活写死的。

身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资深业余作者,曾深深体会到写作给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困扰,没时间陪妻儿,熬更受夜,一支接一支抽烟,终日神魂颠倒。那双目充血、脸色青灰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爱写作,曾经以创作小说为主,如今老了,怕死,只写随笔不写小说。

孩子不管父母怎么想,二代中总有那么几个“逆子”,你越不希望他们写作,他们越是要写。

没办法,只好顺其自然,并且认真指点。

余海果10岁时,余华给他制订了读书计划。

读什么?读经典。

从大仲马的《三剑客》到《基督山伯爵》,然后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读完狄更斯的几部小说后,过渡到了莎士比亚。10岁的孩子哦,我读到上述名著时,已经快30岁了。

以余华的阅读经验,自然知道在什么年龄段适合读什么书。他说,十九世纪的作品,《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初中可以读。托尔斯泰就适合高中读。果戈理就最好高中毕业以后再读,因为比较枯燥。20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学后可以尝试看《百年孤独》,高中生可以看卡夫卡。而《洛丽塔》这样的作品,在文学界地位非常高,但不适合青少年读,最好结婚后,哦不,最好离婚以后再读。

提醒一下,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画面感极强,语言极富张力,就是“黄”了点,老夫这把子年纪,看了都有点胡思乱想。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余华眼里的经典,没有《论语》,没有《史记》,没有四大名著,甚至没有《红楼梦》。不光是余华,大凡当今的实力派作家,说经典,言必称西方。

女儿问我,余华,莫言,贾平凹分别是什么来路?

我凭感觉回答:余华偏重于近现代欧美(包括俄罗斯)文学,莫言是民间文学亦即妖魔鬼怪加欧美文学,贾平凹最厉害的是中国古典文学,欧美也不弱。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全球视野。

如此,便不难看出贾浅浅的家学渊源了。

图:贾浅浅

读到贾平凹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时,我正好在背诵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读出的不是月迹,而是唐宋八大家的痕迹,其中最明显的是欧阳修的痕迹。当时便想,贾平凹读经典,基本上读化了,化到自己的血肉里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这不是吹牛,八十年代参加四川省首届青创会,在红星饭店一楼,跟一位茅奖得主吹读书,吹意识流,吹先锋派,把他吹得一愣一愣的。如今跟随便一个比较出名的作家吹读书,我只有坐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倾听。

顺便多说一句,父母没什么文化,指点过我的有流沙河先生,听过一回他讲唐诗。除了讲的那首诗,他强调了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听进去了,把三百首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背散文则是看《光明日报》,电影家夏衍说的,是给业余作者的一封公开信。路子没走错,跟莫言和余华他们比,纯属先天不足。

作家的后代,也不见得都是天才。

余海果和贾浅浅例外。

余华不遗余力地指导余海果,贾平凹呢,难道让女儿自生自灭?

贾平凹对女儿的指导不限于文学创作,还包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没必要去挖贾浅浅读过的经典,且看乃父在她婚礼上的讲话:

“我的前半生出版了百十种作品,而让我感到温暖、最牵肠挂肚、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浅!”

贾平凹新作的第一读者,应当是贾浅浅。听构思,读作品,耳濡目染,总不会越来越“浅”。

事实证明,受父亲的影响,且又能摆脱影响彰显自己的个性,浅浅当真不“浅”。

且看她的《少年》:

穿短裤的少年活在

月光的剪纸里

在偷喝了烈酒的晚上希望变成

蒲公英和青蛙的模样

他始终摆脱不了父亲

越拉越长的影子

但他还是想和父亲

在燃烧的田野上

谈一谈酒、女人和欲望

一首小诗,凸显出贾浅浅鲜明的个性。她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理念,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她长大了,有资格与父亲平起平坐,在燃烧的田野上,谈一谈酒、女人和欲望。

读这首诗,你还会读到同样敢爱敢恨的余秀华。

是的,有人为了某种目的,用放大镜找出了贾浅浅的两首小诗,剥离了创作背景,“忽略”了一个母亲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童真,只留下了足以把人搞臭的“屎尿”,继而还把纯属杜撰的淫秽诗歌强行栽到了她的头上。

相关文章

  • 初见贾平凹

    初见贾平凹 从朋友处得到贾平凹的电话,朋友告诉我,贾平凹...

  • 名家作品--散文2

    501:贾平凹《两代人》 502:贾平凹《《路小路作品集》序》 503:贾平凹《丑石》 504:贾平凹《龙柏树》 ...

  • 从坑爹的名人儿女看教育的重要性

    前有儿子李天一让父亲李双江名誉扫地。近期,女儿贾浅浅又把父亲贾平凹推上了风口浪尖。 李双江,贾平凹,...

  • 活着的境界

    人,活着的境界是什么? 贾平凹:活得有趣,取悦自己。 余华: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林语堂:活着的境界就是静静...

  • “笨人”与“鬼才”

    看到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贾平凹说自己是个“笨人”,贾平凹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有个著名的段子,贾平凹为...

  • 2819年晨旭读书会书单(书友提供)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郁达夫-沉沦 鲁迅-所有书 余华-所有书 卡夫卡-小说全套三本 贾平凹-浮躁/山本 老舍-想...

  • 种种可能

    ——仿写辛波斯卡 我偏爱月亮。 我偏爱狗。 我偏爱夏日里满园的无尽夏花开。 我偏爱余华胜过贾平凹。 我偏爱蓝色。 ...

  • 2018-12-08

    我的父亲贾平凹 ——作者:贾浅浅 贾平凹是我的父亲。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勤奋和出色的作家之一。生活中的贾平凹,善良...

  • 真实故事

    1992年,贾平凹的妻子发现他“精神出轨”,闹着要离婚,贾平凹不愿意,不久后,路遥去世,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贾平凹...

  • 2022-03-13

    贾平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的儿子以及贾平凹的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aa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