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①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②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③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①大林寺:佛教圣地,在庐山大林峰。
②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③长恨:常常惋惜。
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一首七言记游诗,意境悠远、格调清新、遣词朴素、造语活泼、妙趣盎然,千百年来,常为人称颂。
首句“人间四月芳菲尽”,“人间”,原是红尘扰攘的凡俗之地,物候依稀,无甚特殊,以之应“山寺”,无形之间,便将山寺仿佛处于另一处世界的清悠超然展现出来;“四月”点明时令,“芳菲尽”述伤春惋春之情,欲扬先抑,为之后的见花而喜做铺垫。
次句“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应题,言明花开之地,“盛开”尽述桃花灼灼其华、夭夭盛放的美丽与风姿,“始”则道出了山寺见桃花的意外、惊喜与感动。四月孟夏,春芳早谢,却在山寺中见到了阳春时节才能见的桃花,那种惊喜,委实难以言喻。
绘景状花传惊喜之后,诗人语带欣然,转笔抒情,“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一笔提振,赋春光以灵性,立意新巧,构思精致,寥寥数语,便将以桃花为代表的山寺春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诗人喜春、恋春、眷春的情感也随之跃然于外。细细读来,颇见妙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