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爱看书,爱写作的人坚持的过程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许多不解甚至冷嘲热讽。但是每一个坚持的人都是勇敢的,他能直面人生,坚持着自己对于文字的梦想。
在简书上我第一个关注的并不是什么大神,而是渔樵老大,一个有着文学梦,爱幻想爱吃鱼的大男孩。如果不是清理微信公众号,我一定不会发现原来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止》的结尾他说,对于文字,他挣扎过可是最终还是选择放弃,所有的鱼儿们,你们不必做翠翠。一句话结束了他从12岁以来的梦想,他选择逃避现实,离开了公众视野。
还记得那一篇《文艺青年遭到嘲笑,是这个世界变坏的标志》让我开始关注他,那时候的他我无法形容,我只知道他的文字足够让人感同身受。所以我忍不住的去读,去评论,也还记得第一次他的回复是对于我的简书ID名字产生好奇。没错,有光是来自于“《项脊轩志》”。
因为我羡慕归有光那个时代,书香门第,放眼皆是四书五经,笔墨纸砚,著文章以自娱。倘若遇上两三好友,亦可以烧点小酒,就着习习晚风,把酒言欢,一起分享一起品味文道。
只不过,正如我们常说,那个年代呼啸而去,并且从来与我们无关。
现如今,快节奏下许多人物质上越来越丰富,对于精神上的追求想法越来越迫切,文艺风于是乎越来越盛行,很多人自诩为文艺青年。
朋友圈动态里总是不乏这样的人,捧着一两本书选好角度来张自拍,顺带几句书中优美的句子发个朋友圈,然后就能收到一大堆的点赞“哇,好文艺”,“文艺青年”。虽然至始至终,这些伪文青们只是把书作为自拍的道具,蹩脚的可爱。
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这些人不断的鼓动,文艺青年逐渐被人认可。自觉不自觉的让很多人去乐衷于模仿文艺青年,虽然认知有高低,但这并不妨碍。
我不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事实上我还不算。但是文艺说白了也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天地,这番天地如何最终取决于自己,无论是追求物质还是精神,都是一种选择,重要的是如何在各种非议中坚持自己的选择。
我相信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越来越多人趋向于内心的宁静,所以越来越多人喜欢文艺风,那是一种从前慢,那是一种内心别无居处的寻觅。
再简书上,我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他们和我一样,爱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不为虚利,只为自己的内心可以多一点安慰,再多的不悦也可以自然的流淌。
喜欢王尔德的一句话“生活在臭水沟,也要抬头仰望天空”。我知道作为个体我们都十分渺小,甚至微弱不值一提。但是,我们都在这方小小的空间里为自己发声,成千上万,这个声音永远不会小。
我曾经不止一次怀疑过,但是我还在坚持。我相信,我并不会孤单,朋友,至少我还有朋友。他们会看我的文字,即使说不出话,也可以有拥抱。
坐在高高的草垛上面,催夕阳西下,等明月东升。夜空会像大海一样,点点星光都是海面上会发光的水母…游走…游走
我还是坚持用文艺青年的幻想来看这个世界,我相信你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