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的俄国,家长们居然也为了弄作业而气个半死。
《战争与和平》里的玛丽亚公爵小姐,就盯着父亲的脸,觉得视线越来越模糊。公爵正在打开几何练习册,跟公爵小姐讲,“角A=角B=角C”。对于公爵来说,非常浅显的公式和定理,并且由他平实,耐心地讲解,公爵小姐理应是一讲就懂,一点就透的。可是公爵小姐,却坐在那里,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是看着父亲已经下陷的两腮来回地运动。心里越来越慌乱和愧疚。
公爵看着女儿的反应,用脚使劲地踹开了硬木圈椅子,手重重地拍在几何练习册上,却又不得不抑制住想要怒吼的声音,压低下来,把硬木圈椅子又使劲拽回来,重新又讲了一遍。
200多年前的俄国,没有考试,妇女又不可能去上大学,尤其是一位贵族小姐,只要琴棋书画熏陶一下,学习怎么管理府邸,支配佣人就足够了。从国家机关退休的公爵居然在每天给女儿辅导几何。原因何在呢?
公爵重重地合上了几何笔记本,对女儿说,“良好的习惯才能产生美德,正确的思想才能把头脑错误的想法挤出去。”然后失望地走出房间。
女儿迅速跑回自己的房间。她的房间杂乱无章,和一切一丝不苟,井井有条的公爵的房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来父母对于子女的期盼,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所谓的中国父母的焦虑,是建立在人多地少,僧多粥少,好工作竞争激烈的假说,是不成立的。父母的知识越多,对于子女的要求就越高。北京,上海,这些明显工作多,大学录取分数低于外地人的地区,教育军备竞赛更加趋于白热化。这些父母都是人生种种竞赛的胜利者,当然要自己的子女循着这条成功的路径,继续保持甚至超越自己的竞争优势。
学习好的人,处理内在的想法,外在的物品都会井井有条,非常有逻辑。所以公爵的房间都是整整齐齐的。而女儿的逻辑是混乱的,微弱的,连带着房间的杂乱也反映出来她内心思想的纷乱。
好的小说,真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个伟大的作家并不是仅仅是文字的能工巧匠,而是敏锐的观察者,精巧的记录者,睿智的思想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