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要问的终极问题。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未知,变化的世界本身就构成了人们“迷茫”的土壤。它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有的亚疾病。
如果迷茫的你一直在做自我探索,问自己各种问题,你会发现,越问越迷茫,会被困在一个死循环里。表现共性的地方是在这三个因素:缺乏方向、缺乏目标、缺乏路径。那迷茫的你肯定想问:怎么找方向、目标、路径呢?其实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能解决你的迷茫,解决迷茫的第一步不是去寻找这些方法,因为我们对这三个要素的期待可能是不合理的。因此,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思考方式。
明确方向的误区:以回报为方向
走出迷雾的人,他们都知道“北“在哪里。这就是方向。比如我想让人变得更美;但如果我想当CEO、我想财务自由,这个方向是指向自己的,全部是我要得到什么,这更像是“回报”。那回报通过做哪些事情来获取呢,无解。因为没有付出,就让回报类的方向失去了支撑。应该怎么办呢?要把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价值的“付出”作为方向。比如帮助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给什么人带来什么价值?让世界变得怎么样?
明确目标的误区:定一个实现不了的目标
如同方向一样,首先要定一个付出型目标。比如帮助女人变得更美的问题,那目标就可以是“三年内服务一万个女生,帮助她们变美“。问题来了,万一实现不了怎么办?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把目标切分,阶段化目标;二是把目标范围缩小。
明确路径的误区:认为一定有一个百分之百清晰的、容易的、不变的路径。
经常很多人因没有找到看似清晰的、容易的、不变的路径,就先不行动,在那等待。其实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一、没有百分百清晰的路径,只有概率清晰的路径。那怎么办? 可以花自己可以承受的成本去做调研、探索和试点。二、所有路径都有挑战和坑,要么门槛高,要么竞争激烈。怎么办?要么苦练成高手再出去打,比如医生;要么就在残酷的打架中成为能打的高手,比如保险代理人。世上没有平坦的路径。所以,要么选择门槛高的,要么选择竞争激烈的。三是所有路径都会变化,唯有用那些不变的方法去应对变化。
先避免思维误区,再寻找方向、目标、路径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