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事情,不一定真的不靠谱。
— 1 —
真实的内核
隐藏在最深处
今天在办公室吃饭,小朋友们又一边吃一边骗我说话。
一个小朋友说曾听到一个内部高管对自家公司的看法,认为自家公司背后的实质是"资本运作”,
那些所有市面上写出去关于公司的方法论书籍,其实都是写给外人看的。
只学这些表象,必死无疑。
真实的内核,隐藏在最深处。
他听后,觉得整个人的认知都被颠覆了。
我听着,眉头一皱。
忍不住给同学们分享了一下和“内部人”讨论的正确方法。
什么方法?
— 2 —
我们很容易相信
“权威”的观点
当我们对一家公司感兴趣时,我们下意识的会找公司“内部人”、专家来请教,
以此来“抽丝剥茧”,提炼出一些“独家观点”,希望靠近事情真相。
这个内部人,可能是这家公司的高管、总监,也可能是一些主管、负责人、区域经销商。
但是。但是。
这些所谓“内部人”真的就懂他们的公司吗?
因为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源相对有限,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型不够完善,
所以我们特别容易相信“内部人”的观点、“权威人士”的观点。
有时候,你会因为“内部人”的看法,颠覆了认知和三观。
“原来,这家公司是这样的呀?”
“想不到,想不到,以为是产品主义,原来背后的关键是‘资本运作’.....”
“涨知识了,简直颠覆我的认知!”
这时,你觉得得到了只有内部才知道的绝密信息,挖掘到了这家公司不为人知的“真正本质”。
我遇到无数次这样的情况:
一个公司最近做了一件事情,外界都在猜测这个“大动作”决策背后的原因,
于是找到“关系”,顺藤摸瓜联系上这家公司的内部高管。
双方一聊,都很欢喜。
一方觉得自己很懂自己的公司,被有头有脸的人物虚心请教,很有面子。
一方觉得自己也懂了这家公司,毕竟自己所请教的是内部人士,信息源很靠前。
你们公司最近为什么干这件事?
原来是为了这个原因.....
当你觉得自己懂了的时候,
其实恰恰一只脚刚刚进门,甚至有可能进错了门。
— 3 —
不靠谱的事情
不一定真的不靠谱
为什么?
因为你请教的那个“内部人”,可能根本就不懂自己的公司。
他所说的一切,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有限信息进行“推导”。
而“内部人”的所在的位置,很容易把自己推导的结论当成是公司的看法。
但是,
很多的核心的想法和战略,只存在顶层的那几个人的脑海之中,
下面的人根据做的事进行推导,外界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猜测。
最终的结果往往和真相偏差很远。
当你因为一些所谓的权威人士,内部人确认过一些事,倍觉欣喜时。
这时,你一定要小心。
确认过的事,你就信,那你还有判断力吗?
有的时候内部的人未必理解,因为核心战略只存在极少数人的头脑中。
你得到的所谓权威观点,内部消息,可能只是下面人获得的极有限的信息的“面包屑”,
有些面包屑可能是有价值的,有些面包屑却可能是毒药。
那些“面包屑”被一点点的拼成一幅地图,却在很大程度上离地图本来的面貌越来越远。
你可以相信内部消息,权威观点。
但是,也衷心希望你坚信:
行业里的人,未必真懂公司。
权威的观点,未必一定权威。
真相未必真,假象也未必假。
靠谱的事情,不一定真的靠谱;
不靠谱的事情,不一定真的不靠谱。
最后的话
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有红利的。
那些站在信息源头,执行力强悍的人,可能抢到了红利最肥美的部分。
但是并不意味着面对同样一个信息,你就失去了所有的机会。
很多人,总觉得世界上的好东西已经被找光了,所有能赚钱的事情,肯定都有人在做了。
所有分享出来的消息,都是不可能赚钱的。
所有看不上的行业,都是利润稀薄的。
这些人认为从时效性来看,如果这个消息可以赚钱被分享出来了,这个方法其实已经过时了。
所有的消息被发布前,价值已经被兑现了。
但实际上,依然有人靠这些分享出来的"消息",不断深挖下去,赚到了钱。
因为这些消息背后的思路、路径、方法可能依然有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也存在市场上总有一些特殊原因,让价值被低估的好东西未必能被发现。
进化岛上的同学之中,就有依靠一股“傻劲”,
将那些大部分人看得到,却没有在意,也没有再往下深思探寻源头的事情,
真正下功夫去做,去深挖,做到了千万级营收规模。
总有一些你没看见的东西,习以为常的消息,觉得别人已经做过没有机会的事情,其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红利”。
看不起的“小事情”,“落后”的传统行业,真的没有机会吗?
内部人告诉你的事情,就一定是准确的吗?
不见得。
各行各业,永远有“红利”在起起伏伏,你没有看见,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不要轻信,内部人的消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