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改变,当今社会的离婚率日趋攀高。根据相关数据先显示,2017年我国的离婚率为39%,2018年升至40%。这其中有67%的家庭要考虑离异后孩子的教育和抚养问题。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亲或母亲单一方面教育;有的由父亲或母亲交错教育;有的委托祖辈隔代教育。不管哪种情况,都给孩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孩子对家庭温暖的缺失,对亲情的缺失,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孩子在父母离异后,心理上会发生各种变化,如自卑、敏感、孤僻、冷漠、固执、缺乏安全感甚至仇视社会等,这些都是单亲家庭孩子表现最突出的特点。尽管父母在后来的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多的关心,但依然于事无补,孩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甚至酿成让人捶足顿胸扼腕叹息的悲剧。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它已经远远逾越家庭、学校的界限,成了全社会人人有责、全员献力的问题。笔者以为,做好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平等对待每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成长在家庭的港湾,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不仅需要家人的抚养、陪伴,也需要社会的关心和鼓励,离异家庭孩子更需要社会力量为其点亮心灯,弥补缺失的爱。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家庭破碎,孩子永远是无辜的,甚至是不幸的,外界切切不能以“另类”的眼神评价他们。在生活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保护其坚强背后的“玻璃心”以及神圣不可触碰的自尊。
举办离异家庭的亲子活动。离异家庭中往往存在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夫妻双方以及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日趋生疏,渐行渐远。有的可能还会产生仇恨心理,水火不容,争锋相对。社区、学校、公益单位可以借助适宜的时机举办形式各异的感恩活动、亲子活动等。促进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冰释前嫌,创建一个“伪完整”家庭,让孩子感受短暂的温暖,从而祛除心理的阴霾。
健全社会心理咨询与帮扶机制。心理咨询与帮扶资源的匮乏是束缚心理教育发展的一道瓶颈,尽管部分医院、社区都设立了相关的部门,但也是杯水车薪,成效甚微。真正要让心理咨询社会化,还需要更多心理工作志愿者加入进来,可以成立社区心理咨询中心、移动心理咨询台、网络爱心心理咨询平台、电视或电台心理咨询栏目等,帮助离异家庭的心理患者正视心理问题,摆脱讳疾忌医的困扰,积极配合心理工作者扫除心理障碍。全社会积极倡导志愿者服务,推动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为孩子心理洒一抹阳光。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增广贤文》有云“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在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砺后,上苍赐予一个完整的家。然而每家都有一本念不完的经,家庭氛围的不和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硝烟弥漫、争吵不休;有些表现为夫妻之间长时间的冷漠。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孩子狂躁不安、缺乏安全感。夫妻双方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多一点尊重与忍让,一切都会波平浪静,风和日丽。在当前物质生活相对丰富充满诱惑的社会,我们一定不忘初衷,演好家庭成员的角色,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父人母,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总之,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已经由个人、家庭、学校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呼吁每一位读者密切关注身边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伸出温暖的援手,为他们点亮爱的心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