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弭兵大会始于公元前589年,大概是春秋后期,楚国约集齐、秦等八国诸侯盟于蜀(今山东泰安附近)。公元前586年,晋国也约集齐、鲁等八国诸侯盟于虫牢(今河南封丘北)。晋、楚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晋国为了打击楚国,派楚之臣申巫臣去吴国扶助吴人,吴国日益强盛,连番伐楚。楚在吴的牵制下,力量大为削弱。同时,晋由于卿族势力强大,频发内乱,无暇争霸,而秦和白狄也合并攻晋。南有强楚,西有秦、狄,使晋国处于两面受敌的局面。在此情况之下,晋、楚都有意谋和,後经宋大夫华元奔走斡旋,终於促成楚、晋召开首次弭兵之会。这年夏天,晋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盟于宋西门之外,盟约是:楚、晋两国不再交兵,好恶同之,国恤灾危,备救凶患。晋、楚结盟後,卫、鲁、郑之君赴晋受命。
公元前576年,楚首先背弃盟约,侵略郑国,兵至暴隧(今河南原阳西),又伐卫国,打到首止(今河南睢阳东)。郑国子罕率兵袭击楚国,夺取新石(今河南叶县)。
从春秋前期齐桓公创霸业起,直到春秋中叶之末,晋、楚再盟于宋止,诸大国为了争霸砍杀了百余年,弄得中小国家不仅要贡纳财物,而且受到战争之害也颇深重。地处晋、吴、齐、楚交通要道之间的宋、郑两国,首鼠两端,吃尽了大国苦头。这两个国家对待晋、楚的政策如同郑大夫子良所说:“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左传》宣公十一年)晋、楚两国皆咽内争外患而筋疲力尽,诸侯间也实在受不了“牺牲玉帛,待于二境”(《左传》襄公八年)的苦痛,于是再由宋国发起弭兵运动。宋国的执政者向戌与晋、楚两国的当权者赵武(即赵孟,又称赵文子)和子木(即屈建)是好友,他想利用这种关系,在诸侯间发起弭兵运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向戌先到晋国去找中军元帅赵武,赵武和众大夫商量对策,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葘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不能成功),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因而晋国赞同了向戌的倡议。向戌又去楚国,“楚亦许之”,(均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接着齐、秦和其他一些中小国家也都表示同意。
是年五月至七月,晋、楚、齐、宋、卫、郑、鲁、陈、邾、滕、许、蔡等候国的卿大夫和小国君主在宋都商邱盟会,秦国虽然同意弭兵,但没有出席会议。在会上,楚国首先提出“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要求。这个“晋、楚之从”是指附属于晋、楚的各国,“交相见”,意谓原属晋的朝楚,属楚的朝晋。这就是说,原先分别从属晋、楚的中小国家,现在要同时负担向晋楚两国朝贡的义务。由于原来从属于晋国的侯国占多数,这就使晋国吃了亏。于是,晋赵武说:“晋、楚、齐、秦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也。楚君若能使秦君辱于敝邑,寡君敢不固请于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最后商定,齐、秦两国除外,其他各国都须“交相见”,楚国还是占了便宜。这样一来,两国的附属国必须既朝晋又朝楚,承认晋、楚为其共同的霸主。宋蒙门之盟是宋西门之盟的继续。在弭兵之会过后的四十年间,天下确实少有战争,仅有的战争也主要是东南方的吴越争锋,至于中原地区则处于相对和平状态,使得各国都因此获得喘息之机。
简单的概括一下,第一,自东周以来,周天子仅仅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第二,齐国在齐桓公,晋国在晋文公的鼎盛时期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例如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 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 山戎攻打 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 邢国, 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但在后期,从晋文公以后,霸主就越来越失去道德制高点,只是因为其实力强大,所以众人不得不对其充满敬畏,“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苦于供亿”。
第三,公元前638年,楚成王在泓之战中战败宋襄公,公元前611年,楚庄王攻灭 庸国。 公元前606年,庄王伐陆浑之戎(今 河南 伊川一带), 陈兵问鼎于周郊,以示有吞周之意。接着又破陈围郑。晋出兵救郑时,两军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晋军败绩。此后鲁、郑、陈、宋等中原国家先后归附楚国。 继齐桓公、晋文公后称霸中原。
第四,齐国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最先当老大的)和曾经的霸主早已没落了,既没能力再当霸主,也不适合跟别的小国一样做附庸,与晋国关系比较好,经济强而军事弱。秦国经济弱而军事强,一心想融入各诸侯国之间的国际秩序,但一直遭到排斥,即便出了秦穆公这样的五霸之一,也依然不被中原各国接纳,但与楚国关系比较好。
第五,齐国逐渐没落,晋国是那时候真正的中原霸主,楚国的崛起则是挑战到了晋国的权威。各个小国都要选边站队,是做楚国的附庸还是做晋国的附庸。
第六,第一次弭兵之会之后,又爆发了鄢陵之战,湛阪之役,各种形式的战争使得各国经济进入萧条,后来应运发生第二次弭兵之会。
第七,第二次弭兵之会是春秋历史的转折点。齐作为晋的盟国,不朝楚;秦作为楚的盟国,亦不朝于晋。除秦、齐两大国外,原依附于晋、楚两强任何一方之小国皆应向另一方朝聘。即中原各国要接受晋、楚两国共同控制。此后确立楚晋争霸局面,楚转向与吴争战;晋与齐、鲁等国一样,国内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公室日卑,卿大夫之家日盛,奴隶制逐步向封建制过渡,进入即春秋晚期,晋国出现分裂,思想界会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会出现老子、孔子、墨子这样的大思想家,孔子看到中原混乱,在《论语·阳货》写道“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说是必须要重新回到礼乐制度、典章制度的时代,才能让世界重新安定下来。老子提出了损不足而奉有余之“人之道”。而墨子提出要有平等思想、兼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式的国际主义)、尚同(通过天下共同之政权来推动天下之人去私为公),接着多年以后,某个国家出现了“商鞅”,出现了“秦始皇”,最终结束了战国时代。
燕昭王金台聚贤,纵横淮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经略戎狄;魏文侯李悝著经,精耕平籴以致魏侯并列晋侯;韩召侯申子变法,修术行道以致诸国不敢侵伐;齐桓公汇军政通兵民方成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之举;楚悼王灭世卿废世禄始得鏖战州西、饮马黄河之功;然功在一时,变于当世,此六国之盛不过人间几十年礼乐崩坏,法度废止,国内学士靡然乡风矣,反观强秦先有穆公依百里奚设诸卿诸大夫立三局三帅剿灭西戎十二国,复有孝公任商鞅废井田重农耕奖军功而兵革大强,再有惠文王倚张仪纵横捭阖以连横之术巧破齐楚,还有昭襄王用范雎远交近攻攻陷双周,终由始皇帝凭李斯尉缭立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盖因变革而厚积薄发,因变革而历久弥新,于国,于家,于人亦同,行而不学则羞,羞而不思则罔,罔而不学则殆,殆而不变则亡,变而不恒亦亡,中华上下纵横数千年,可鉴者难以枚举,知以铜为鉴而不正衣冠,以人为鉴而不知得失,以史为鉴而不明兴替,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不效法焉,芸芸众生,难逾人性,振古以来,多是如此
楚国等称霸一时的国家其实都存在着孕育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原的土壤,差别只在于变革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何为变革?变革的途中会经历多少挑战?其中如何取舍?江东zidiq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