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队如何落地敏捷开发
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 - Peter Drucker
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
这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名言。项目管理、敏捷开发的前提,还是需要把数据串起来,进行可视化、数据化,这样才能看到它,管理它。
本文将以公司SaaS产品为例,介绍下“小团队”是如何进行敏捷研发的落地的。
为什么要实施
- 需求的进展不透明,不知道现在到哪里了
- 需求延期发布成为了家常便饭,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布上线
- 需求发布上线后,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问题和故障
- 团队沟通成本太高,经常性出现RD、FE、QA、PM信息不一致
- 需求插入随意、频繁,不计成本
- 不清楚,研发团队的工作量,是正常、超负荷、还是有人不饱和
在互联网初创公司里,需求和有限的资源,永远是矛盾命题,如何在矛盾中寻找平衡,把有限的资源专注于符合公司战略的需求,保持团队的节奏和良好的情绪,就是要实施敏捷管理的痛点,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实施,敏捷管理也可以很好的回答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出答案。
使用的工具
下面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Confluence主要是知识库和文档的汇集,JIRA是项目管理工具和BUG管理工具,下面是之前写的如何搭建这些工具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
✔️Atlassian Confluence
创业公司基础设施如何搭建(三) -- Confluence(Docker版本)
✔️Atlassian Jira
创业公司基础设施如何搭建(四) -- Jira(Docker版本)
如何做好这件事情
需求评审 ➡️ 设计评审 ➡️ 研发实现 ➡️ 测试 ➡️ 验收 ➡️ 发布 ➡️ 后评估
为了让产品和研发过程可视化,更加可控,信息互通,我们采用4个看板模型进行敏捷管理实践,看板名称和功能如下:
公开需求看板(Kanban Board)
通过「看板」建立一个公开需求池,向跨部门成员广泛收集需求,一切市场反馈及时传递到位。看板类型为Kanban Board。
20201109160531.jpg
需求看板(Kanban Board)
为需求生命周期搭建流程,按「Backlog - 评审 - 排期 - 设计 - 开发 - 发布」设立多个阶段,需求流转可视化。
20201111111214.jpg
任务效能看板(Scrum Board)
为需求预设好发版时间,所有人都可以及时预知逾期风险;产品、开发和需求提出者随时发起沟通,及时同步需求变化或者开发进展。
20201110100856.jpg
BUG看板(Kanban Board)
通过看板查询,迭代中的各种类型的BUG数量情况,清楚明了。
20201111123104.jpg
公开需求管理
公司属于教育类SaaS,其公开需求主要来源有下面几类:
- 重要客户(学校)
- 用户日常使用反馈(教师、学生、家长)
- 销售渠道
甄别和过滤伪需求和次要或者不符合战略的需求,在这里进行,但是“业务方”提出的众多的需求如何管理,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这里主要流程发生有下列几种:
- 用户使用体验 ➡️ 客户成功同学 ➡️ 记录问题 ➡️ 反馈处理结果
- 大客户需求 ➡️ 客户成功同学 ➡️ 记录问题 ➡️ 反馈处理结果
客户成功同学、销售同学或者其他干系人,都可以在这个看板内,提交原始需求问题,产品同学会过滤、调研,转化为产品需求,到产品需求池内,下面是公开需求看板,卡片的内容主要包含了:需求描述、问题类型、解决状态、经办人
20201111110736.jpg- 判断价值很低或者肯定不会做的需求,直接拖到已完成
- 判断有一定价值或需要在分析的需求,拖到调研讨论,最终确定后,再拖到已完成
产品研发需求管理
需求分类
产品研发内部,我们把需求分成2类:
- 产品需求:PM提出的迭代、紧急、日常类需求
- 技术需求:研发内部为了稳定性、扩展性、维护性而进行的技术重构类需求
需求等级
古语云:师出有名,需求的提出也是如此,为了让研发同学知道需求的重要和紧急程度,需求等级划分是特别需要的一件事情。
-
产品需求等级划分
P0:紧急任务,必须穷尽所能,最短时间完成;可以调人支援,可以停止其他项目,需要加班
P1:非常重要任务,有Deadline,并且不可以Delay;如遇到P0,那么就需要加班保证P1的Deadline
P2:重要、有影响力的任务,有Deadline,如遇到P0和P1,可以顺延(应该是大部分任务)
P3:锦上添花的正常任务,优先级最低
-
技术需求等级划分
T0:重大性能和漏洞,需要加班加点进行修复
T1:扩展性和性能风险问题,一般是单独任务进行修复
T2:设计或者一般性能缺陷,一般是随着迭代进行相关改进
产品需求管理(需求看板)
PM和研发同学,通过PRD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研发同学最终也是通过PRD进行开发、测试工作,所以第一步是需要创建PRD,PRD的管理方式采用相对灵活的方式,PM写PRD的工具有的是蓝湖,有的墨刀,我们这里为了统一归档,在Confluence做了归档的统一管理(PRD的详细链接可以是任何工具的链接), 在Confluence创建时选择模板创建,见下图:
20201109163916.jpg 20201109163929.jpg
主要包含了
-
背景描述
-
业务目标的描述
-
需求链接和功能列表(即Story)
需求看板的泳道有P0、P1、P1以下、技术需求的4个泳道,为了便于搜索,在快捷搜索列加入了常用的搜索关键词,卡片主要包含:需求等级、到期日、需求负责人
20201109165032.jpg
技术需求管理(需求看板)
类似数据结构的变更、技术架构的改进,比如:更换配置中心为Apollo,这类需要简称技术需求,其数据显示和看板功能,和产品需求基本一致,也显示在需求看板内,看板如下:
技术任务管理(任务效能看板)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需求阶段进入到了研发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含如下类型的任务:
- 开发任务:RD、FE
- 开发自测:RD、FE
- 测试用例编写:QA
- 测试用例执行:QA
技术任务类型的问题,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 产品需求
- 技术需求
对于此类任务管理,我们使用的看板是任务效能看板。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在Backlog内,拖动需要进行迭代的技术需求或产品需求,如下图:
然后,以产品需求和技术需求为父任务,在需求看板内,创建子任务,界面如下:
创建好后,可以查看父子任务详情,并有工作量体现
20201110100342.jpg
点击开始Sprint,并设置好时间,如下图:
20201110100856 1.jpg
RD & QA & FE,在每天下班前,填写其任务的工作量即可达到任务工作量跟踪的效果,如下图:
20201110101104.jpg
测试BUG管理(BUG看板)
在Sprint中产生的BUG都会显示在BUG看板中,工作流主要是打开 ➡️ 处理中 ➡️ 已解决 ➡️ 已关闭,如下图:
我们所采用的BUG类的问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
功能错误
-
界面优化
-
功能优化
-
性能问题
-
安全相关
在这个迭代结束后,测试人员,会根据BUG的统计报告数据,分析得出本次迭代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我们在Confluence创建了统一模板,主要内容如下:
20201110102449.jpg
20201110102527.jpg
小结
需求和效能的生命周期管理,这里仅仅是按照目前产品和团队的需求和阶段,规定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这个周期管理,还是需要随着人员和阶段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改造和演进的,下面是我们在JIRA和Confluence使用的一些核心流程和方法:
-
4个看板
公开需求看板:处理市场、销售前端部门提出的“大客户需求”和“用户使用体验问题”
需求看板:主要是管理技术需求和产品需求
任务效能看板:主要是管理开发阶段,RD & FE & QA的任务和工作量,跟踪其任务合理性
BUG看板:主要是管理迭代内产生的5类BUG问题,功能优化 & 功能错误 & 界面优化 & 性能问题 & 安全相关
-
2个模板
产品需求模板:产品需求的管理
测试报告模块:迭代后,针对BUG和其他问题,进行的测试相关的总结
目前,敏捷相关的管理,这个阶段也仅仅是做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实践方法,在后续的变化中,会加入和实施
敏捷管理是为了快速、稳定的交付产品而服务的,切忌不要为了追求敏捷工具的使用而耽误了实际要达成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