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月
月圆仲秋即中秋。
岁月匆匆的带走了太多的光阴,倏忽的又到了戊戌狗年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工作或是其他事情错过与家人一年中仅有的几次相聚。而我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在自己不大的年纪里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独自一人在外过中秋节,当然其中的原因都是因为求学,除非是中秋遇到了国庆否则很难有机会会在中秋节回到家里。给爸妈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虽然嘴上说没关系,但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酸楚夹杂其中。聚少离多的日子已经从2010年的初中开始,持续到了现在。第九年,我仍旧自己孑然一身,独自在外。更多的只能是写一点文字,寄托一下自己的思念和情缘。因为时光正悄悄地走远……
童年里的中秋节有着甜蜜的幸福的味道,那时儿,一年中最期盼的莫过于春节和中秋节。当然,中秋节的仪式感和存在的意义自然不能与春节相提并论。然而在我看来,它们都是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都赋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团圆。小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单纯质朴,儿时的乐趣也是悠然快乐,没有现在小学生生活里的“绝地求生”和“王者荣耀”,没有大城市孩子所享有的补习班和兴趣课,没有快节奏生活下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更多的就是和村里的同龄小伙伴三五成群乐在其中,我感谢那段无忧无虑的自在生活,感谢从父辈们身上学到的平凡精神和勤劳品质。农村的生活并没有多余的物质混合其中,每逢中秋,前期都是会数着指头过日子,因为我知道在中秋节这一天会有家人准备的各种小礼物,一个在文具店期盼了好久的双肩包,一支羡慕了别的同学用了很长时间的钢笔,又或是一块橡皮,一只卷尺。当然,也可以向往一下其他的东西,因为在那一天都可能被满足,一身渴望了很久的运动服,一双难以忘怀的球鞋,等等等等。在现在看来,这些东西都淡化的微不足道,但在儿时的那几年,这是可以令我们憧憬很久高兴很久的物件。然而,在2010年的入学以后,这些都发生了太多潜移默化的变化。上了初中,就成了大孩子,父母的要求不再那样的苛刻。“自行管理,自行约束”是我那几年听到的最多的训斥字眼。在我看来,自己永远都是那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直到今天也还可以在身上时时重现。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越长大越会发现自己真的离不开的还是父母家人,虽然在一起时会经常的拌嘴吵架,但当真正的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天涯共此时”时,只有他们可以给我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慰藉。
年少时的中秋节,怎么可能会没有自己心仪的水果和零食。回忆里都会流下馋涎欲滴的口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无论是农作物还是自家的喜悦感,件件事情都会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锦上添花。妈妈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人,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她都会事先准备好我和姐姐喜欢的水果和零食,虽然事前准备,但她都会“秘密”的藏到一个我和姐姐找不到的地方,等到月圆之夜再让我们一饱口福。然而,中秋节那天可以选择的东西实在比平时多太多,所以便是没有了兴趣,虽是没有了兴趣,但我们会在节前慢慢地“消磨”。姐姐总是能猜准妈妈的心思,因为无论每次妈妈是买了苹果还是梨子,都会藏在一个柜子里,当然了,柜子是上锁的,钥匙是放在一个我们找不到的地方。这时候,姐姐总是最聪明的,她准能在几分钟之内找到钥匙的秘密藏身之处。就这样,每天偷偷地悄无声息地拿上一个两个去尝一尝美味。有时,妈妈也会有发现的时候,当然她发现之后再会“秘密”的转移钥匙的藏身位置,就这样她一边藏我们一边不厌其烦的去搜索,永远的乐此不疲和妈妈“斗智斗勇”。但有时妈妈也会大发雷霆,把我们教训一顿,生气不是不无道理,是因为还没有等到中秋节的那天月圆之夜,她准备的水果零食就被我们消耗殆尽,所以有时挨打也极其正常,但即便是挨打,我们的心里也很高兴。这只是茫茫童年生活下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个现在的异乡人对中秋节的儿时回忆。在城里的孩子看来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万千农村孩子童年时光的一个真实写照。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所特有的印记,当下社会,中秋节已不是那样的重要,但在我看来,她是我童年回忆中的一抹最靓丽的光彩。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当若干年后的某天回忆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童年,不禁的会心生感慨,感谢那一段人生中所特有的不可缺少的人生初始时光。
说到中秋节,不得不说的就是幼年时和家人一同赏月。银色的月光悄悄地洒在院子里、屋檐上。照的大地都银闪闪的,在树阴的缝隙处,我们更多的会和邻家的小伙伴捉迷藏。大树后、椅子边、廊檐下……都是我们绝佳的藏身处。有时候累了乏了会依偎在大人们的身旁,听他们讲一些关于月亮的过去的个人的村子里曾经发生的趣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那时,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有的大人讲故事讲的很生动有趣又或是碰到我们当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很有文化的语文老师,我们就会一窝蜂的缠着他们,什么时候听得疲倦了满足了,方可罢休。他们所讲的故事范围很宽泛,说到动情处我们会跟着带入其中。伤心的故事会让我们个个梨花带雨,高兴的故事会让我们都能手舞足蹈,恐怖的故事会让我们吓得毛骨悚然。有时忘了神,说到尽兴时,金鸡报晓也不为稀奇,更何况,中秋假期谁还想着开学理。妈妈除了陪我们赏月,有时也会给我们讲过去的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每年从不落下的是在院子最明亮的地方摆一个桌子,桌子上会摆一些苹果、梨子、橘子、柿子等水果,当然不会忘记中秋节特有的月饼,有时还会把我们没喝完的饮料摆在上边,白酒也是一定的要摆的,即使在家里很少有人喝白酒,爸爸也是偶尔抿一口而已。出于好奇,我总是会问妈妈为什么每年都会摆弄这些东西,妈妈说,“这是在供奉天上的谷神和其他的诸位神灵”,然而我又会问,“每家每户都会这样年年祭拜吗?”妈妈自然地说,“当然是每家每户都要供奉了,不然神灵不会只去一家啊”“那天上的各位神仙们会来吃这些供奉的东西吗?”我又接着问,“当然会吃了,只不过咱们看不到而已”,妈妈微笑的说。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祖辈们留下的传统,直到今天妈妈也会对这项伟大的事业“乐此不疲”。中秋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中秋节前后,农人们就开始收割半年来辛苦种下的农作物,再种上下一年该有的收成。“供奉神灵”不就是父辈们最虔诚的心愿吗?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时,在妈妈摆上贡品后,我和姐姐还有小伙伴们走路都是不敢有声音的,生怕惊动了前来享受贡品的神灵。有时候不小心会说一些不吉利的话,要是不被妈妈听到倒还好,要是被她听到了,她会拉着我赶紧的说“呸呸呸”,祈求神灵的原谅。后来啊,随着科学文化的增长,我知道妈妈所做的供奉不过是个迷信罢了,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质疑过他们的初衷,因为那是祖辈们最真诚的供奉和心里最无私的信仰。
奶奶在我小时候,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怀,可能是因为我是她最后一个年龄最小的孙儿,所以奶奶在她人生中最后几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即使她已经走了11年之久,但每每想起她,总不由得湿润眼眶。中秋节会有不少人给奶奶买礼品,除了一部分作为回礼外,其他的更多的她都是留给我,我不会忘记在那样一个家庭人员众多环境嘈杂的情况下,奶奶会顶着多大压力在风口浪尖处留给我伟大的爱。奶奶出生在1919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旧时代的民国闺秀,裹脚,封闭,保守,是她给我的民国妇人的印象,因为奶奶是在我人生中第九个中秋节后逝去。所以,会更多的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在人生的初期,恰逢奶奶人生的最后几年,我想这便是冥冥中天意的安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物是人非,童年中很多美好的珍贵的回忆都在当下社会被磨灭的消失殆尽。
还记得在四五年级时写过一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名字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中秋佳节》。那是数不清的第多少篇自己的作文被当成范文在班级里展示了,对于其他倒是无所谓,但那一篇却印象深刻,因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篇写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
中秋节兴于春秋,繁盛于北宋,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重要的传统佳节,古人就有以月抒情的传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不尽的是诗人的旷达。古时也有帝王将相祭月的习俗,用来祈求国祚昌盛,百姓福祉绵延。更有魏晋隋唐文人骚客,把酒言欢,举杯“玩月”诉苦愁肠。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朗月 朗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