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杂文集-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鲁迅对文化折衷主义的批判

《鲁迅杂文集-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鲁迅对文化折衷主义的批判

作者: 昨日花开满树红 | 来源:发表于2024-07-15 09:19 被阅读0次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署名俟。文中批判的是文化上的折衷主义。

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鲁迅在开篇说的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们对于外来文化,要么就称为“蛮夷”,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要么就顶礼膜拜,恨不得觉得西洋的什么都好。为什么不能用客观、公正的视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这个问题现在似乎仍然存在,值得深思。当然,这种对待外来文化客观公正的态度,和一百多年前折衷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不一样。

新文化运动以来,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这样的新文化的倡导者,有“国粹派”这样的封建旧文化的维护者,也有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时制宜,折衷至当”的折衷派。鲁迅形容他们,“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要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驼了旧本领旧思想的旧人物,请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

鲁迅认为,这种文化上的折衷主义是行不通的。就像一头牛拿来祭祀就不能拿来耕田,拿来吃肉就不能拿来挤奶一样。

文化折衷主义,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中心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可以看作是它的具体实践。鸦片战争轰开了满清闭关锁国的大门,洋务派看到了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科技的优越性,他们想要学习西方的军事与科技,用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但他们并不想、也不能改变政治制度和文化。后来的维新变法,同样没有能力触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制度变革。即使到了鲁迅写作这一篇文章的一九一九年,民国已经建立了八年,封建传统势力依旧强大。

客观上讲,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在最初阶段引进和介绍了西方科技和文化,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其积极意义,但它割裂了文化的整体性。鲁迅认为,传统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纲常伦理、意识形态已经落后、腐朽。新文化运动应该像熊熊烈火一般荡涤封建旧文化的腐朽与糟粕,而不是继续和稀泥。

所以,文末鲁迅才借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口喊出:“All or nothing!”(不能完全,宁可没有!)

相关文章

  • 做一束光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集《热风》,章节名为随感录“三十九至四十三”。原文...

  • 读书偶得 鲁迅杂文

    读鲁迅杂文集《热风》中随感录二十五之一段,如下: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了,很为诧异,便发...

  • 《鲁迅全集·第二卷》读后感

    这一卷包括四部分——《热风》、《彷徨》、《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 热风 这个杂文集之所以叫“热风”,是因为鲁迅...

  •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

  •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鲁迅

      从一封匿名信里看见一句话,是“数麻石片”(原注江苏方言),大约是没有本领便不必提倡改革,不如去数石片的好的意思...

  • 孤独者

    最近在读鲁迅的《彷徨》集子,《彷徨》收录于鲁迅全集的第二卷,此卷收录了四个集子,杂文集《热风》、小说集《彷徨》、《...

  • 读鲁迅||《即小见大》

    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胙”这一件事了。———鲁迅 这段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热风》...

  • 挣扎

    看了鲁迅先生《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的“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

  • 是孩子之父,还是人之父——读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有感分享

    最近给自己一计划,每天看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以填补自己思想的沟壑。今日阅读《热风.随感录二十五》甚有触动。下面转载...

  • 鲁迅《热风》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杂文集-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鲁迅对文化折衷主义的批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qh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