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性动物》-书摘(下)

《理性动物》-书摘(下)

作者: Smile_小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18:41 被阅读0次

    出生贫寒,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斯坦利.伯勒尔,在27岁时已经是一位音乐巨星。1990年福布斯杂志估算,他的身价已经达到300万美元。然而在1996年,斯丹利就被迫申请破产。他不仅败光了家产,还欠下了1300万美元的债务。他挥金如土,生活极尽奢华,完全没有储蓄的概念。然而斯丹利的贫穷到富有再到破产的经历并非独一无二。拳王泰森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在事业高峰时期年收入超过3亿美元,但是2003年破产时,欠下了2400万美元的债务。

    为什么这些一夜暴富的人不仅没有积蓄财富,如此挥霍无度以致负载累累。他们看似冲动愚蠢和不理性的行为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要解释这个现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理论—生活史理论。

    钱是资源,时间也是资源,就连食物中的热量也是。这些有限的资源要如何分配,需要我们进行权衡。为了理解各个生物体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生物学家建立了一套强大的理论,“生活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此理论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动物个体应该生长发育多长时间以后才能开始繁衍后代?该动物在后代出生后是否应该分配资源以抚养后代,如果应该,那么该动物在让后代自谋生路之前,应该付出多少亲代投资?

    根据生活史理论,所有有机体生命中的根本任务可分为两大类:

    存续努力(somatic effort)和繁殖努力(reproductive effort)。

    存续努力是指动物用于维持身体健康的能量,繁殖努力是指用于复制有机体基因的能量。存续努力就像是存钱,繁殖努力就像是取钱。存续努力上的投资就是未来繁殖上的投资。户头上存的钱越多,未来就更可能成功的繁衍优质的后代。

    不同的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权衡,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史对策。有些动物采用“慢”型,它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进行存续发展,然后再繁殖。比如大象。有些动物则采用“快”型策略。比如马岛猬。

    快对策适合危险的,不可预知的环境,相对慢对策适合安全且较可预知的环境。跟马岛猬不一样,大象的食物是在一定区域内可预知的植物,并且其庞大的身躯能够保护它们不受大多数捕食者的威胁。大象的适应性对策就是慢慢成长,它们有条件慢慢充实自己的存续账户,以便未来成为更有竞争力的配偶,最终成为更好的父母。

    有趣的是,生活史对策的差别比仅仅存在于不同物种之间,同一物种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对策的差异。有些大象如马岛猬繁殖较早。人类也是如此--有的人成家早,有的人成家晚。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慢对策的人成长速度偏慢,青春期开始的晚,生理上衰老的较慢,性行为开始的较晚,性伙伴的数量也较少。他们更偏爱一夫一妻制,生孩子也较晚。而鲜明对比的是,快对策的人成长的快,青春期来的早,衰老的也早。他们一般在同学会上会看起来更显老。他们积极的寻找下一个交配的机会,因此离婚的可能性更大。

    快对策和慢对策的人也有着不同的人格特质,慢对策者是长期计划者,他们宁愿推迟当下的满足以增加未来的回报。而快对策是短期机会主义者,只看眼前利益,很少会考虑长期后果。

    为什么有的人遵循快对策,有的人遵循慢对策呢?一部分原因与遗传基因有关,另一部分原因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尤其是童年的境遇。

    如果一个人在充满暴力或者疾病的危险环境中长大,其对策就会偏快。在波动性较大的环境中长大,比如经常搬家,收入不可预测等,女孩生活在一个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这些都是会导致快对策的因素。生活在危险而且难于预期的环境中的人,遵循快对策在进化上更具有适应性的。快对策强调获取回报并当即兑现,在危险而难以预测的环境里,你不知道是否能活到享受长期回报的时候。出于同样的原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获取知识技能,只有在预期寿命较长的时候才有进化一样,若是寿命较短,又想取得进化的成功,就不要在教育上花费时间精力,成本了。还是把这些资源用在立即就有进化成果的任务上,比如繁殖。

    在170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危险地区,死亡率越高的地区,女性第一胎的年纪越小。而平均寿命越高的地区,女性生育年龄越大。而生育年纪偏早的地区,暴力犯罪的的比例也更高。泰森也是在贫穷的居民区长大,单身母亲抚养长大,父亲抛弃了家庭。他在18岁时已被捕38次。

    选择快对策的人,喜欢一夜暴富,立即兑现的回报。他们就像在进行百米跨栏比赛,尽力的跑的更快,跳的更高,快速的出人头地。他们当中有很多通过无畏的创业,努力的工作,承担高的风险,而有机会快速的成功,得到回报。然而,当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后,大多却走向了毁灭。正如买彩票的人的心理,如果真的中了大奖,他们也会很快将奖金挥霍一空。相反,一个人若在安全,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中长大,就会把大脑调到慢对策模式。如果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相信自己会活到收获劳动果实的那一天,那么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来就是正确的决策。

    所以,是否生活在一个可以预测的世界,决定了你会选择哪一种对策。


    对于大象,人类和任何后代数量相对较少的动物来说,努力繁殖的意义不只是交配,成功的繁殖还要细分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任务:择偶努力(用于夺取地位,吸引配偶和交配)和育儿努力(用于确保后代能够生存,并繁殖他们自己的后代)。

    这样人类的一生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存续努力,择偶努力,育儿努力。在特定的生命阶段,都有特定的次级自我来指引我们的选择。

    存续阶段,自我保护型和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占主导地位。当社交型次级自我走上舞台,人生的第二阶段也拉开了序幕。整个动物王国,择偶努力都涉及暴力攻击和炫耀展示,这种特点也表现在人类社会。青春期的睾丸激素的激增标志着择偶型次级自我和社会地位型次级自我的出现,它们会在整个第二阶段主宰我们的行为。同时还抑制了儿时活跃的自我保护型和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毕竟,当你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担心时,就很难疯狂的去冒险打动他人了。

    世界各地杀人犯中年轻人的比例都高的出奇。20多岁的小伙子比40多岁的成熟男性杀人的可能性要高出40%。

    炫耀性消费发生在快策略的择偶型次级自我身上。但是一旦女性表示想和他们发展稳定的关系时,这些男人花钱的兴趣就开始减退了。

    开着保时捷跑车的家伙十有八九都是在寻找一夜情,而不是去找好老婆。而女性也并不是盲目的受到诱惑,她们会去跟保时捷帅哥约会,但是最终会选择嫁给那个并不张扬,看上去更可靠,开着本田汽车的家伙。

    大多数人在40岁时出于育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的攻击性和竞争性都有所降低。已经有一个孩子的女性要比同样年龄,同样社会经济地位但是没有孩子的女性睾丸激素水平低30%。男性也一样,其结婚后睾丸激素水平下降,有了孩子后,还会再次下降。睾丸激素水平下降,意味着不再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不愿意再去冒险。

    在育儿阶段,留住配偶型和育儿型次级自我相继登上舞台,努力扮演好配偶和家长的角色。


    两性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但是在繁殖问题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依据进化生物学的说法,彩礼经济学是跟最低亲代投资(minimum parental inverstment)的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女人同意为一个男人怀孕,她和她的家庭常常会要求追求者证明自己提供资源的意愿和能力。对于男性来说,付出彩礼就像是交付定金意愿,是为长期相伴提供资源的承诺。男性有寻找最低价格的性的动机,女性则有获得最高价格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说,性对于女性来说时成本,对男性来说是机会。

    对于“我爱你”这句话,男女表达的动机和表达的时机也不一样。男性更愿意在亲热前听到这句话,他会把这种示爱当作是即将发生性关系的信号。但是性爱之后,女性说出“我爱你”,听起来更像是你休想甩掉我。所以如果男性只想获得性爱的欢愉,而不想付出承诺,这时听到他就会不高兴了

    为什么全世界的成熟男士和懵懂少年都会被20出头的女子吸引呢?从进化的角度考虑,年轻+美貌=生殖力。这从进化的角度看也是合理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择偶货币”预算,用来设计他们的理性配偶。如果在某一个特质上花的钱多了,其他的特质上可花的钱就少了。当预算很高的时候,男女对配偶的期望是相似的。当预算有限的时候,男女就有很大的不同。男性会把外貌的吸引力排在最首要的位置,善良排在第二,之后是地位和资源。而女性则把男性的地位和资源排在第一位,之后是善良,外貌的吸引力则排在很靠后的位置。

    婚姻规则跟约会规则还不同,虽然在短期关系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挑剔。但是在选择结婚对象的问题上,男女相似之处多余不同之处。男性也一样对另一半的智商有更高的要求。

    虽然择偶标准方面,男女走到了一起,但是结婚和育儿并未抹杀所有的性别差异。

    有一种叫亲子不确定性的东西(paternal uncertainty)。女人永远不用担心抚养的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男人却无法像女人如此确定。这也决定了,为什么男人更难接受伴侣的身体出轨,这意味着更大的亲子不确定的风险。女性更难接受感情上的出轨,因为这意味着男人对她和她子女的亲代投资减少了。


    世界上有一些骗局是在利用进化偏见在诱导我们。著名的庞氏骗局就是一种。它是利用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信任,来达到行偏的目的。

    另外一个大的骗局就是,戴比尔斯公司精心策划的钻石营销策略。产量丰富的钻石,却在控制供给的方式下,变成了高档的稀缺品。一个经典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让钻石成为女性对永恒爱情的渴望,使它成为了婚礼仪式上的必需品。对女人来说,它迎合了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的需求。对于男人来说,择偶型次级自我会借由钻石来寻求配偶。

    还要一些药品的广告,也是利用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的需求而开发的,实际上假药只要不至于致命,就能继续销售下去。


    最后,我们对全书做个总结:

    1. 虽然我们的决策有时看似毫无理性的愚蠢,但它是用于提高进化适应的决策机制的产物。

    2. 我们内在都有多个次级自我,每个次级自我都有不同的优先便好,有时这些偏好是互相矛盾的。

    3. 经济学市场定价原则只适用于重要日常决策中的一小部分,更多决策涉及家庭,朋友和长期合作伙伴。对于他们,我们采用截然不同的策略。

    4. 我们大脑中的偏见有时会让我们丧失机遇,但是也帮助祖先规避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5. 当看似困难的问题用人类祖先熟悉的方式表述时,我们更能准确回答。

    6. 不同的人遵循不同的生活史对策:有些人享受快生活,有些人愿意慢慢积累。

    7. 最重要的进化市场,男女交换的是完全不同的自然资源。

    8. 进化需求会成就很多骗子。

    总结出三条经验:

    1. 不要以为别人是傻瓜。看似随意的决策,其实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理性。

    2. 理性的私利并非是你的私利。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你的朋友,邻居和商业伙伴,你会发现他们更愿意和你成为朋友,更愿意和你做生意。

    3. 出门之前问问其他自我的意见。在合适的情景下,征求合适的自我的意见,你就可以更好的掌控人生中的重要决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动物》-书摘(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qo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