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一〇八:动静之间

《传习录》一〇八:动静之间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10-16 19:57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一〇八:动静之间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薛侃问:“先儒们认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应用,这种说法对吗?”

    阳明先生说:“不能简单地把静、动当作心的本体和应用。动静只是就心在不同时间的状态而言。就本体而言,应用依附于本体;就应用而言,本体决定着应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若是说静时更容易见到心的本体,动时更容易见到心的功用,倒还能说得过去。”

    “体用一源”一词,出自程颐《易传序》——“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既然本体和应用有同一个源头,这个源头是什么?只能是人的本然之心。

    王阳明的整个思想体系,发源于《大学》的“大学之道”,他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直接化简为“学为圣贤”的为学目的。此后的各种努力,全都是为了达成“学为圣贤”的为学目的。

    如果说《大学》为后世学者绘制了一张清晰的为学路线图的话,《中庸》则为实践这张为学路线图提供了各种物质准备和精神滋养。其中,最重要的滋养便是以“中和”之境通达“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完美境地。而这个“中和”的大本、达道便是喜怒哀乐的未发之中和发而皆中节之和。“中和”之境应该是《中庸》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为学心法。

    未发是心的一种状态,既然是未发,从旁观的角度看,是体微而难知的。已发也是心的一种状态,既然是已发,从旁观的角度讲,其用则是显而易见。体的微而难知与用的显而易见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讲“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言外之意是说用的显而易见正是体的微而难知的最佳佐证。应用不顺时,不妨回头关照一下本体是不是出了问题。

    程颐讲:“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先儒们正是误会了这个“寂然不动”,把“寂然不动”错当作静来看,殊不知“心动”时,也是静的。

    为了救先儒们的误会之偏,王阳明干脆否定了“寂然不动”的存在。他把“格物”的“物”直接看作“事”,看作事物与人心产生关联后形成的意识。正因为如此,他才讲出了“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让后世学者看到一个无比宏大的“心即理”的世界。

    重新回到《中庸》为后世学者提供的为学心法。说到底就是教人涵养心体之中,进而发挥心体之用,使人站在万物之灵的高度与天地并行不悖,襄助天地化育万物。

    所谓的“体”,只是自家心体隐微未发的状态。所谓的“用”,乃是外在世界作用于自己心体所产生的显而易见的反应。只是静时更适合琢磨隐微未发,动时更易引发显而易见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一〇八:动静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xf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