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很快,信息知识更替速度很快,人也越来越焦虑。
市面上充斥着鸡汤和所谓的干货,前者让你强行打气充满动力,后者将短时间能学会的技巧直接传授给你,看起来挺不错的是吧,然而还是没法摆脱困境。
那么在哪里出现了问题?
因为易于获得的技巧只是术啊,它简单,容易运用,会带来及时反馈,但也容易被复制。
比如演讲的几个技巧:12345几点下来,马上能用,效果也不错;看人就该看这几点:xxxx,同样也是能直接套用,但是这就掉入了陷阱:以偏概全。
这些技巧会让你有一种“我掌握了”的快感。技多不压身,现在的定义恐怕是技巧而不是技能了吧?
人都是具有惰性的,能偷懒就偷懒,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不在乎未来的得失。
这样只学习技巧会有什么危害?
1.让你失去了思考和总结的能力,相比于直接获得的短期利益,获取的过程才更难得。
2.陷入固定化的思维,将技巧生搬硬套,没有能力思考其背后的逻辑。
3.心态浮躁,变成伸手党。
就说下现在最火的职业之一的程序员吧,我只是大概说下这个行业的情况。
程序员身上有太多的标签,高薪、加班、单身、宅……这是一个屌丝晋升中产最好的道路之一,但这就是完美的职业吗?
众所周知,互联网世界信息更替速度特别快,编程语言也是,以前流行的C语言,之后又有PHP、Python、javascript等现阶段的流行语言。这两年互联网行情的火爆,也让市场良莠不齐,培训半年一年就胜任工作,今年下半年资本寒冬,企业招聘要求也变高了。而编程技术是这样的,你不可能只用你会的,而要不停的学习新技术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二十多岁的时候身体脑力都是巅峰,处于职业上升期,但是一旦过了35以后,各项身体机能开始下滑,学习新东西的速度比不上年轻人,旧经验又没法适用这个行业,拿着高薪却整日惶恐哪天被裁,毕竟公司可以用更低的薪水雇佣青壮劳动力。这就是不懂学习之道的后果。
过去的学生时代,更多的是用强行记忆提高成绩,但是工作后,很多东西是没有标准给你记忆的,技巧只能让你学会现有的东西,却无法更快地学会新东西。
我们其实不知道,大脑衰老的速度很慢,甚至于在身体衰落时它仍然能升级。
有些人,身体衰老,大脑却非常灵活,学习速度不输年轻人,也许借由大量的知识积累,还能增加效率。
这其实就是掌握了学习之道。
75787373_5.jpg
比如说碰到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这个问题是过去已发生过的,那么依照从前的经验就可以了。但是这个问题是新产生的呢?这时候没有经验可以参照,有的人就会不知所措,而另外一些人,则会思考这个问题的性质,是什么方面的,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可以运用哪些已有的东西产生交集,该怎么做,然后行动,直至解决。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善于解决问题。
所以说,经验并不是区分普通和优秀的决定性因素,掌握学习之道才是。
学习之道,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发现背后的规律和逻辑,掌握一个概念后,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在不同的领域,并且可以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道。然而大多数人毕竟因为经历了学生时代的应试教育,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至于后来更多的是追求见效快的方法。
你会发现,有的新媒体运营只会简单地维护微信群,做几个简单的策划却根本没有人参与,而有的运营却在分析用户的兴趣点,研究市场风向,创造绝佳的方案,极大地提升公司产品与用户间连接的效率。有的销售厚脸皮地黏着客户,也许出于厌烦,也许出于感动,客户可能会为此买单,但不会真正的满足需求,而有的销售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并且寻找对方真正的需求,达到完美的契合。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社会不公平,凭什么都是做同样的事,别人就比我们升职快,薪酬高呢?
却没有想过,优秀的人自然有他优秀的原因,光芒背后是一路披荆斩棘,因为学习之道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以下是一些小小的建议:
1.熟练掌握基础的概念,建立严谨的知识框架,以后再将知识一点一点填充。在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思维,因此底层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但这些有助于理解后续的知识。知识框架是为了避免碎片化,拥有严谨的体系才能更加系统的思考。
2.10000小时理论是伪概念,刻意练习才是关键。有的人拥有二十年的经验,也许仅仅是两年的经验用上二十年罢了。刻意练习的重点是,处在舒适区和恐惧区之间的学习区,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最终你获得的成绩=刻意练习的程度乘上所花的时间。
3.凡事做记录,学会在原有的基础体系上复用。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有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是可以叠加的,后者却比较零散,很多知识不外传,因此必须从头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