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辨别伪科学

辨别伪科学

作者: 林震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1:06 被阅读0次

辨别伪科学,反洗脑

独家新闻:根据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联合项目领头人杰弗逊教授的最新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咖啡对身体的好处要大于坏处。杰佛逊称,使用全球最先进的色谱分析手段对咖啡进行的成分监测,以及使用超核磁共振(FMIR)对长期饮用咖啡的人群的长期跟踪和大量统计结果表明,咖啡中有效成分对参与测试的人群并没有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考虑到参与测试者多表示每日清晨以及下午饮用咖啡有助于其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长期饮用咖啡对饮用者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以上这段纯属乱编的屁话!请问没有一定专业知识以及资料查询能力的普通网民如何能够分辨?

1.伪科学漠视事实的存在

伪科学的拥护者会根据需要随意吐出“事实”,而不是去费劲查找文献或直接调查。伪科学家的文章会紧紧围绕着他们的观点和结论。此外,伪科学家们从来不修正自己的观点。伪科学书籍的第一版通常也是最后一版,尽管这些书可能已经印刷了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即便书里有明显的错误,重新印刷时每一页的错误甚至会保持不变。而真正的科学书籍,因为新知识和新视点的快速累积,没过几年就得推出新的版本。

伪科学“研究”水分很大

伪科学家喜欢剪报,收集道听途说,引用其它伪科学书籍以及钻研宗教和神话故事。他们几乎或者从不进行任何独立的研究去检验这些东西。

伪科学通常从一个骇人听闻的假说开始,然后寻找支持它的东西

不支持伪科学的证据通常被他们视而不见。总体来说,伪科学的目的是使他们秉承的理论合理化,而不是去检验或者尝试其他的可能性。伪科学擅长于直接得出含糊不清的结论,诉诸意识形态,以及传播错误的认识。

伪科学无视证据的评定标准

他们的重点不是在合理的,有对照和可重复性的科学试验上。而是无法证实的目击证人,荒诞不经的故事,道听途说,流言蜚语以及所谓佳话。而对真正的科学文献不是忽略就是断章取义。

伪科学高度倚重于主观判断

乔'布鲁将一种凝胶物放到头上,他的头痛消失了。对伪科学来说,这意味着凝胶物可以治疗头痛。但是对于科学来说这什么也不是,因为没有进行任何试验。在乔'布鲁头痛消失的时候很多事情发生了,比如月亮降落了,鸟儿在头顶歌唱,窗子打开了,乔穿上了红色的衬衣等等,又或者他的头痛无论如何最终都会消失。而对照实验会把许多头痛的人放在同一个环境里,除了是否接受受检验的药物,并对比其产生的结果是否有意义。许多人认为占星术一定有一定道理因为报纸上把它描述的相当完美。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描述其实是用于每个人。这种现象叫做主观验证,是伪科学获得广泛支持的基础之一。

2.伪科学依赖于人类文化的随意性,而不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

比如,占星术的解读依赖于事物的名字,而后者通常是随意的,并且不同的文化名称也不同。如果古代人将我们现在称作的木星命名为火星,或者相反,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没有任何关系,而对于占星术则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只和这个名字有关,而与这个行星的物理性质没有丝毫关系。

如果深究,伪科学通常会得出间接证明式的结论

或许水脉占卜者能够感觉到地底下的水或者矿物,但几乎所有人都宣称他们占卜的和地图上显示的一模一样。也许Uri Geller能够“通灵”,但他的能量真的可以像他所说的可以将他投射到Hoova星来的飞碟上的无线电波里吗?也许行星能够“通灵”,但为什么在同一个“实验”里一碗泥土也可以有同样的反应呢?

3.伪科学总是避免将其主张付诸试验

伪科学家从不自己进行谨慎的,系统地试验,并且通常忽略有科学家进行的试验。伪科学家从不追踪随访。如果一个伪科学家声称进行了一项实验(比如赫尔曼'斯沃博达所作的已被“丢失”的生物节律试验,目前被称为是现代生物节律科学的基础),另外的伪科学家从来不会去重复或者检察它们,即便原始数据已经丢失或者可疑。此外,如果一个伪科学家生成完成了一项有显著结果的实验,他自己再也不会去重复以检验结果和步骤。而这与科学是截然相反的,因为一项实验会被全世界的科学家不断重复,并获得进一步的精密度。

伪科学经常自相矛盾,即便是使用自己的术语

逻辑混乱通常被简单的忽略掉。所以,当我们读一本关于占水术的书籍第一章说是用新砍断的树枝进行占水,因为只有“活的”木头才能传递和发现土壤的放射性,从而使占水术可能,而第五章又说几乎所有的占水者使用金属或塑料棍时,我们不必感到奇怪。

伪科学通过删除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有意制造神秘感,任何事情如果删除已知的,而塞满幻想出来的细节都会变成“神秘的”。“百慕达大三角”就是其中的典型者。

4.伪科学从来没有进展

只有时髦的话题,伪科学家通常会从一个时髦话题跳到另一个时髦话题(比如从鬼魂到超感觉研究,从飞碟到心电感应,从超感觉研究到寻找大脚怪)。但是对于固定的题目,不会有进展。几乎没有新的信息,也没有新的发现。几乎不会提出新的理论,当有新的“发现”时,也从不会去修正旧的概念,因为伪科学从来不会有新“发现”。观点越老越受尊重。伪科学家从来没有发现过科学未知现象。实际上,伪科学家所谈论的话题无一例外的对于科学家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普通大众却知之甚少,以便于大众可以接受任何伪科学家想要大众接受的观点。比如渡火仪式和电晕成像技术。

伪科学试图使用华丽的词藻,广告宣传和误导说服大众,而不是通过可靠的证据(一般是不存在的)

伪科学书籍使用了所有学者所熟知的逻辑错觉,并发明了一些新的方法。伪科学家也喜欢“伽利略论点”。具体包括:伪科学家自比伽利略,如同伽利略曾经被同时代的人误解一样,他也被大家误解,如果伽利略是正确的,他们也是正确的。结论当然不是这样得出来的!伽利略的思想是实验、确认然后被科学家同事所接受。反对这种信仰恰恰是伪科学所热衷的。

伪科学以愚昧作为论点,而愚昧产生错觉

许多伪科学家将他们的理论建立在自然界残缺不全的信息上,而不是被彻底了解的部分。但是因为缺少证据支持,这些理论都站不住脚。人类不能鉴别天空中的东西只能说明他们无法鉴别。这一事实并不能成为飞碟是来自于外太空的证据。在伪科学的文章中,“科学无法解释”是经常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对假设的现象不感兴趣,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存在;而在其它情况下,科学的解释是完善的,但是伪科学家不知道或者故意忽略以制造神秘感。

伪科学的论据来自于例外情况,错误,异常,奇怪现象和怀疑声明,而不是已经被阐明的自然规律

在过去400年里,科学家通过调查有意欺骗、不经意的错误,计算失误,误解读,伪造以及愚蠢的错误,那些奇怪的和不可思议的物体运动的报道数量逐渐减少。接受这些报道的表面价值而不去深究是不明智的。而伪科学家从来都是将这些报道信以为真,而不去做独立的检验。

5.伪科学通常求助于虚假的权威,情绪,感情或对既定事实的不信任。情绪的影响在这里是常见的。(“如果它使你感到舒服,那一定是真的。”“在你内心深处你知道它是正确的。”)伪科学家喜欢虚构的阴谋论。(“有很多关于飞碟的证据,但是被政府隐藏起来了。”)并且他们的争论经常跑题:当遇到对他们不利的事实时,他们往往简单的回答:“科学家不是全知!”

6. 伪科学经常发布惊人的言论和稀奇古怪的与已知自然规律相悖的理论

他们不仅不提供任何支持其言论的证据,还忽略所有不支持其言论的结论。(“飞碟一定来自于某个地方,如果地球是空的,那么就来自于地球内部。”我使用这些电子仪器所制造出来的火花并不是真正的火花,而是一种超自然灵魂能量的显现。”“每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环围绕着,比如古印度先知的金色光环,可以照射出每个人的心情和境况。”)

伪科学家发明自己的词汇库,其中有很多名词没有精确的定义,有些根本就没有定义

聆听者经常被逼无奈去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比如,什么是“生物宇宙能”?或者“精神回音放大系统”?伪科学家会试图通过滔滔不绝的大倒科学术语去模仿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发言,使其听上去很有科学技术的味道。比如,庸医如果治疗无效会说自己“能量”没有了,但他们所说的“能量”无论如何与物理学家的能量不是一回事。

7.  伪科学也许会要求以真理为标准的科学方法,但同时否认其有效性

因此,一个步骤上漏洞百出但结果表明占星术有效的试验会被作为证据,而成千的试验设计良好的表明占星术无效的实验则被忽略。所以,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实验室里使用简单的魔术技巧消失,那么他即刻会被“证实”拥有超能力,但是却有意忽略他在其它多个实验室里被抓到作弊的事实。

伪科学宣称他所研究的现象是“令人嫉妒的”

这些现象只出现特定的但是至关重要条件下(比如没有怀疑者;没有专家在场;没有任何人观看;当“磁场”合适;或者只出现在历史中。)。科学坚持任何真实的现象可以被任何人研究,只要有合适的试验设备,并且所有严谨的试验过程应该得出一致的结果。在这种态度下,没有什么真实的现象是“令人嫉妒的”。不可能制造一种电视机或收音机只在没有怀疑者的时候才能正常工作!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但是从来没有拥有过小提琴,并且拒绝在听众面前演奏,那么他最大的可能是在撒谎。

伪科学的“解释”倾向于假设

换句话说,我们只是在听故事,而不是别的;我们得不到关于物理过程的任何细节性描述。比如,Immanuesl Velikovsky(1895-1979)声称一个从地球旁边经过的行星导致地球的轴心偏移。这只是他说的。他没有给出任何原理。但是原理是最重要的,因为物理学法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行星的靠近不能改变其轴心偏移。如果Velikovsky确实发现了某种机制,他当然可以说清楚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没有任何机制描述的干瘪声明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Velikovsky说金星曾经是一颗彗星,而这颗彗星是从木星的火山中喷发出来的。因为行星不象彗星(彗星就像雪球,而火山只和碎片有联系),并且木星上目前为止没有发现火山(甚至没有一个固体的表面),所以Velikovsky的理论没有任何基础。他只给了我们由单词连成的句子,并且这些单词之间的关系与我们所熟悉的宇宙背道而驰,同时他对这一切不做任何的解释。他只是制造故事,而不是严谨的理论。

8.伪科学家经常引用古代习俗和不可思议的想象

魔术、巫术和法术无不是建立在欺骗、假设、不存在的因果关系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从一开始就推出各种无法解释的影响和联系,而不是经过调查研究。(如果你在人行道上踩到一条裂缝而不说咒语的话,你的母亲就会断掉一根骨头;吃心形的树叶对心脏病有好处;对身体照射红光可以增加血液产生;公羊是好斗的,所以出生时带有公羊标记的人也好斗;鱼类是“补脑食品”因为鱼肉和脑组织是一样的,等等。)

伪科学存在严重的时代错误

观点越老,对伪科学来说就越有吸引力,因为那是古人的智慧嘛!尤其是那些明显错误并被科学长期摒弃的观点。

------------------------------------------------------------------------------

流言扯淡因为先天就比真相更具备传播性,所以这固有劣势姑且按下不表。此文主要探讨的是在面对一篇言之凿凿的文章时,如何机智地判断它的可靠性。

一、看数字

基本上打着“据说已获得1000w转发”“XX50年研究证明的惊人结果”作为标题的文章基本都是谣言。这种旗号属于营销手段,纯属骗转发骗关注,和推销畅销书美容品的手段是一样样的。此外,文本中的数字如果大量出现整数,则也需要引起注意。真正的科学数据出现整数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像‘寿命延长80%’‘对2000名受访者的调查'等等。真的,科学家没有这么好运气,他们凑不出整数。当然,如果进行更详尽的统计,0-9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甚至都是遵守统计规律的,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数据造假的线索就可以使用这个工具了。

二、看语气

那啥,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就大众心理有过非常精辟的论断。如何让一件事情变成信仰,三步走:断言、重复、传染。谣言也是类似。人类生来厌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对绝对的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谣言通常都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事实开始,用非常简单的语句进行夸大,并且处处充满要求阅读者分享传播的暗示。如果一篇所谓的科普文从标题开始到都是感叹号,呵呵呵呵,你懂的。

三、看名字

谣言不知道为啥总喜欢弄些乌七八糟的外国研究成果来增加谣言的可靠性。动不动就是啥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约翰霍普金(等等,你确定不是Johns Hopkins医学院的约翰霍普金?)啦,教授迈克尔唐纳德啦等等。反正男老外不是约翰就是迈克尔,女老外不是玛丽就是安妮,咱外国研究人员的名字要不要这么单一,随便一个学院走廊喊一声,五六十个出来探头啊。如今欧美高校的研究人员很多都是非英语国家的,你要啥时候编个”乔治-梅森大学的拉吉什-沙尔玛教授“这听起来瞬间可信度就高了不知道几个数量级你造吗?

四、看故事

不知道天下为啥总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海外或者在各种高端地方的朋友,总之谣言里面以”我一个朋友告诉我..."开头的故事如恒河沙数。套路都类似,要么作者本人,要么作者朋友,亲身在国外(或者什么机构内部)亲身体验了一把什么情况,然后大彻大悟:尼玛原来人家都是这样啊!于是痛心疾首地告诫大家如何如何。比如啥德国人家不用微波炉、美国农场小伙不喝自产牛奶之类的,今早还看到一故事里说作者和朋友去亚利桑那州山涧钓鱼(亚利桑那人民泪流满面,咱茫茫沙漠州还有山涧啊~),总之千奇百怪。但是故事的生动性事实的可靠性通常成反比,离信息源越远,信噪比越低,道听途说的单一source的信息随便拿来传播,不觉得不负责任么?更不要说还有谣言的开头是“我一个好哥们的朋友的那在医院工作的姐姐说...”

五、看因果

因果关系是个微妙的东西,即便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推断因果关系也是困难重重。当年为了验证吸烟有害健康这么个我们如今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实,科学家们也是费了老鼻子劲(历史参见Siddhartha Mukherjee所著的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当时,他们总结的科学因果关系的产生应当是:有力的(Strong),一致的(consistent),特定的(specific),有时效性的(temporal),有可信度的(plausible),相互耦合的并且有实验支撑的(coherent and back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在相似条件下结果也相似(bahave similarly in analogous situations)。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否则的话,自从人类吸烟以来平均寿命一直在提高岂不是说明吸烟可以延年益寿?),同时个例不能外推为一般规律。’我有个朋友一直吃素,他活了105岁'不能证明吃素有益健康。同样的,癌症发病率在近几十年内上升也不能推出是由食用转基因食品导致的。仔细看看各种流言,哪个不是在是似而非的因果关系上大做文章。

六、看概念

胡乱使用概念的重灾区是营养健康学(虽然我对这个门类能否算作科学还存有疑虑)。啥酸碱体制,宿便啦,排毒时间啦,小分子水啦,活化因子啦等等不胜枚举。更恐怖的是,很多伪科学概念甚至都已经自成体系,言之凿凿。我以为,一个概念的科学性是否能够得到承认,关键是看其是否有实验数据支撑。当你看到一个可疑概念,首先该做的是怀疑它。大多数情况下,伪科学概念不会讲述论证过程,只会丢给你一个结果。

引荐补充:

方法一:让自己具备足够的基础科学知识。

先提供一个准确而严密的解法。一般而言,鉴别文章优劣的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首先具有相关领域足够的预备知识(不一定是全面专业知识)。

首先,优秀的科普文往往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特点:

1、看过之后你会记住它,但不会念叨它。(补充:并非记住细节,而是记住背后的逻辑、推理、思路或是索引,真需要用的时候,google、百度或者维基一下,知识就立马重现了。)

2、看过之后你会感到舒适与安心,但不会感到无法抑制的恐慌。这种舒心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掌控感,而不是来自毫无依据的不负责任的保票,比如“科学证明,世界末日不存在”——真科学才不干这种事。

3、看过之后你会觉得合情合理,不会感觉像是灵异事件。

4、看过之后你不会直接产生消费的冲动。

5、看过之后你会感觉到科学的重要性,而不是科学的无能、或是对科学的过分崇拜。

6、看过之后你的疑问解决了,而不是更加疑惑但无力解决。

7、看过之后你脑中产生是研究兴趣而不是“担忧”、“愤怒”、“混乱”或是“无助”。

8、看过之后,你并不会激起对某一部分人的仇恨,真正的科学从不煽动。

9、看过之后,如果你有一定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你会感受到它的严谨与负责。比如该肯定的地方就肯定,该留有余地的地方就留有余地。

相反地,假的与不靠谱的科普文往往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特点

1、看过之后会念念不忘,因为它精确地戳中了你的某些“弱点”。

2、看过之后你会感到不适与担心,因为文章告诉你,你已经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这些错误都是不可饶恕的。

3、看过之后你感觉这世界更不靠谱了,而不是更可靠了。因为你看到的不是稳定的规律,而是混乱。

4、看过之后你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而你要买的东西正是文中直接提起或是旁敲侧击引导而去的东西。

5、看过之后,你感觉科学其实不行了,你需要其他东西的指引。

6、看过之后,你看似解决了一个问题,实则引入了更多的困惑与不解。

7、看过之后,你非常急于向他人”洗脑“,也即分享你新获得的“真理”(而不是冷静地传播知识),因为你根本忍不住这样做。

8、看过之后,你有可能会激起对某一部分人的仇恨,你认为他们一直在欺骗你、坑害你、甚至想要谋杀你。

9、看过之后,如果你有一定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你会感受到它不严谨甚至是卑劣。比如它们动不动就把完全没有证据的话给说得很绝对,或者轻易就把两件事建立起因果联系,哪怕它们很可能仅仅是时间先后关系或是巧合。

另外许多有迷惑作用的说法利用了一些别的手段:

1.诉诸情感:

吃药让小孩发育停止,大米是垃圾食品,吃某药能治癌……这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说法可能让人情急之下来不及理性判断就去传播。

但是激起的情感有多强烈与这个说法的真伪无关。

往往真实靠谱的说法只要陈述事实证据就够了,根本没有必要故意调动人的情感。

2.诉诸权威:

获得了什么奖项、得到了什么专家的认可,广告中出现了一个穿白大褂的人……权威往往有更多靠谱的认识,但没人保证他们一定是对的。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法中得到权威认可的说法是否属实。这个搜索一下应该能核实。

二是权威本身给出的判断和理由是否可靠,这又回到了问题本身,权威只不过是能多给你提供些信息罢了。

一个药方不因为皇帝曾用过它就一定对,也不因为以前默默无闻而一定没有效果。

相关文章

  • 辨别伪科学

    辨别伪科学,反洗脑 独家新闻:根据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联合项目领头人杰弗逊教授的最新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咖啡对身体的好...

  • 辨别伪科学

    公众号:鲁佳演说 视频号:鲁佳演说 先看一个故事: 1793年,美国的费城爆发了一场十分严重的流行病黄热病。当时,...

  • 如何辨别伪科学

    1.提防钓鱼式标题 惊悚的标题能吸引读者点阅,但内文不见得会切合标题。科学事实很难用区区几个字总结,所以请勿随便相...

  • 2018-01-25

    “震惊”、“揭秘”、“××”…面对各种谣言伪科学,如何提升辨别能力? 原创 2018-01-24 刘sir [个人...

  • #日更25/1000#如何让长辈不再信毒鸡汤和谣言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伪科学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别伪科学的文章,但总感觉意犹未尽。碰巧今天无意中翻到一则近日的新闻,南京破获...

  • 科学VS伪科学,你赢了吗?

    科学一繁荣,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也跟杂草般跟风冒出来。你是否想过,没有受到过正规的科学训练的普通大众,该怎样辨别伪...

  • 所以我们谈谈科学和伪科学

    承接我的一篇“什么是科学?”传送门什么是科学?,相信各位大佬们读完文章,一定会对文末提出的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的问题有...

  • 酥咔减脂不科学?先了解脂肪的分解原理吧!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好多新的减脂方法,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科学减脂?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辨别科学减脂与伪科学减脂...

  • 带你了解什么是伪科学!

    相比科学,伪科学具有其明显的特征: (1)伪科学爱讲故事,现代科学用的则是数学或实验; (2)伪科学喜欢起骇人听闻...

  • 星座学是不是伪科学?

    星座学是不是伪科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辨别伪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yj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