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湘前夫钻石店破产,一个和尚做钻石却能年入2.5亿

李湘前夫钻石店破产,一个和尚做钻石却能年入2.5亿

作者: 顾小宝 | 来源:发表于2023-06-14 12:34 被阅读0次

今年年初的时候,知名钻石品牌I Do品牌宣布破产。要知道I DO当年在钻石界的地位有多高,可以看看它曾连续多年拿下天猫、京东双平台“钻石品类销量第一”。

而它的广告语“一个人一生只能购买一次I DO。”也被众人所熟知。

但如今,I DO这个品牌不再,它的创始人,被誉为“钻石大亨”的李厚霖,现在也沦落到被法院限制高消费的程度。

李厚霖是谁?就是李湘的第一任丈夫,也曾是胡润榜单的风云人物。从事钻石行业也有20多年的经验,但最终没能延续他钻石帝国的神话。

而在美国,有一位名叫迈克尔·罗奇的人,从首屈一指的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又开始修习藏传佛教,22年后获得了格西(佛学博士)的学位。

当时突然收到师父格西老师的旨意,希望他从事钻石行业,将钻石美好纯净的品质发扬光大。就这样罗奇以出家人的身份回到纽约大都市,跻身竞争激烈的钻石行业。

期间,罗奇把《金刚经》里的智慧用在钻石生意上,将位于纽约市的安鼎国际钻石公司,打造成年营业额突破2.5亿美元的企业。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能断金刚》。

为什么一个和尚入世进入钻石行业,能做的如此风生水起,其中又有哪些超凡的经营智慧?书中提到了很多法则,我觉得最能去落地践行,又通俗易懂的三大法则,分享给大家。

01 .

/

找到纯正的动机

那段时期,在美国所有的钻石公司都是家族企业,原因就是钻石这个东西又透明又小,看过电影《血钻》就知道了,钻石流水线上操作的工作人员,只要稍不留神,一个假动作就可以把一颗钻石揣进兜里,无人知晓。

正如作者的师父格西老师所说的,只要有人抓一把钻石放进口袋里然后逃走,悄无声息地,这家公司的资产就全没了。

所以,钻石公司基本只会考虑用亲戚,因为哪怕亲戚拿走几颗,那也落入自己家族,也能想地通。

但像格西老师这样提出雇佣陌生人一起做钻石,真的看起来像个笑话。但格西老师就是在一次深度冥想中对接到了钻石行业,觉得这件事就是自己需要去做的,毋庸置疑。

最开始格西老师和作者罗奇向银行贷款5万美金就开始了钻石经营。当然他们也不是神仙,在经营过程中和诸多创业者一样不断地遇到各种困难。

好在作为一个修行人,作者在困难面前不断地去运用《金刚经》中所传递的空性智慧把这些困难化解掉,最终拿到了满意的结果。

书中关于经营企业最核心的法则就是:动机。动机是决定人生印记(书中称之为“铭印”)最重要的因素。你认为自己或他人做一件事情的动机越纯正,那么,意愿越强,好的体验就越强。相反,动机只是利己,而与他人无关,那么意愿越强,坏的体验就越强。

那很多人会说,我做事的动机一直很纯正啊,为什么结果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好。

其实这里面最最关键的就是“纯正”二字,这两个字如果真要从最最本质上去解释,就是人性本身的善念善觉。

作者罗奇表示,佛陀并不是希望我们完全脱离红尘生活,放下所有的一切。佛陀希望的是我们不要再用错误的方式,去追求金钱,追求幸福 ,追求想要的东西。

而罗奇最初决定听从师父的指引,去经营钻石行业,动机就只是希望把正规的经营方式带入钻石行业,让钻石行业如其名“纯净、纯正”,不再有黑幕不再有杂质。完全没有考虑要赚多少钱,要让自己致富,可以说就是一份纯正的利他之心。

这份纯正的动机我这样的表述还是不够精准,真的要大家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去觉察,去细品。正如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先生所说的:“真正的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能看得见、摸得着、讲得出的都不是道。”

02 .

/

遵循道德规范

书中作者提到:回报那些有恩于你的人,会加强好的印记(作者称之为铭印);避免伤害有恩于自己的人,以够留下坏的印记。

今年真的见过好几个因为在工作中没有遵守道德规范,影响了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案例。现在想来还觉得太可惜。

就比如我在年初写的这篇《2023,想远离灾祸,就要坚守人生准则》中提到的,原本可以在事业上大展宏图的年轻姑娘,却因为前几年涉及巨额资金问题,据我所知现在已经判刑,据说她的老母亲完全接受不了一夜之间女儿前途尽毁,病倒卧床不起。

还有一位前同事,前段时间群里就有人曝出被查,原因是因为将客户打过来的资金占为己有,我记得当时这姑娘算是总监级别,工资并不低啊,怎么会这么糊涂,具体原因不得知,不好随便瞎说。但目前这姑娘处于停职接受调查,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没有遵循道德规范,做了违背道德的事,真的是将自己推至危险的边缘,早晚都会出事儿。

作者罗奇也在书中用了大篇幅来作提醒,经营企业一定要遵循道德规范。比如觉察自己是否向某个供应商说了谎言;比如多收了客户的钱,事后是否会坦诚交还给客户;再比如在给供应商打款的时候,是否会因为想拖延款项,欺骗供应商没有按时付款……

尽管看起来这些都是小事,但千万别小看这些事情日后对自己产生的“蝴蝶效应”。作者表示,不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创造出很多强大的负面的印记。

要想远离天灾,必须学会在生活中坚守承诺,坚持人生准则。

坚守背后的本质,其实也是利他、感恩。只有利他、感恩这样纯正的发心,就自然而然不会去违反规则,做自己本该去做的事。

03 .

/

足够坦诚

书中作者提到:诚实可以留下好印记(作者称之为铭印),撒谎则留下坏的体验。

比如,在工作中,有些工作自己是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时候是选择诚实说出真实的情况,还是编个谎言找个借口糊弄一下,最终被发现还是做不到。

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和《金刚经》的智慧表明:对于做不到的事情,诚实说出反而能赢得对方谅解,不撒谎编借口,更能留下好的铭印。

对于做不到的事情,就诚实说出,不撒谎编借口,这也会留下好的印记。

尤其是经营企业中,如果老板能对员工足够坦诚,会避免很多背地里的矛盾产生,员工也能将更多心思投入到工作中,而不是为了这种不坦诚,要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到处打听。

就比如公司薪酬制度这件事。我去过的所有公司,尽管第一天入职,HR就会直接告知:禁止打听同事的工资、绩效、年终奖。

但往往总是事与愿违。总有那么几个人就是喜欢打听别人的收入,得知比自己高或者低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

公司对员工足够坦诚,我觉得万科的创始人王石真的做的不错。

当年王石还任董事长期间,就要求在万科执行公司员工收入公开透明制度。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的收入、奖金,全部公开,大家一目了然。

王石在自传《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中提到,虽然,刚开始可能大家会有些吃惊,但真的执行下去的时候,才发现这样透明的制度,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更好的发展。

要知道,很多管理人员,对外、对内都习惯于“暗箱操作”。我之前在职的一家公司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某天突然得知老板私下里给了A销售团队多10%的业绩奖励,没几天B销售团队就知道了,因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想知道的人总会有办法知道。

好了,B团队不会去反思为什么A团队做的更好,老板才会给更好的奖励,而是想方设法去抹黑A团队,找到各种理由反驳老板A团队的业绩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每天看一出出这样的大戏都觉得心累。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有人不欢而散,带着一肚子怨气和自己的客户资源走了。

王石也提到:“我坚定地认为,一个没有秘密的企业,才是一个制度成本最低的企业。”

当一个人的内在越坦诚越透明,就没有任何要去遮遮掩掩的执念,才有可能获得超越的力量与勇气,这样的力量和勇气是无坚不摧的。

写在最后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之前有一几个学佛的同学,一提起赚钱这件事,就会分享学到的很多关于赚钱不好的信念,比如“做这种生意是不好的”“讲课怎么能收人家钱,真是一种造业”“做生意的人经常会违背佛法道义”……诸如此类。

而本书的作者是真正的红尘实战派,他将《金刚经》里的智慧不是自己只停留在头脑知道的层面,而是淋漓尽致地用到了经营企业中,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一、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赚钱,钱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坏对错,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态赚钱,用什么心态与金钱相处,赚钱生活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二、作为一个人应该享受金钱,用金钱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这样才能体现金钱的价值,大家要去体验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带来的这份价值感,很多人用身体的健康去换钱,这也违背了金钱的这份价值。

三,不论做生意赚钱,还是修行古老的佛法智慧,都是为了充盈我们的生命,达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只懂得赚钱,却不顾自己与他人利益的人不配称为商人。

书的最后,作者将经商的过程比喻成就像在种一颗种子,如果一直在种“坏种子”,将来只能自食苦果,坏种子怎么形成的,就是不断地灌溉负面思想、负面情绪;如果一直种只有不停种下“好种子”,才可以收获成功幸福的果实,也就是在每个困难当下,给他灌输正面积极的思想和情绪。

这其中的终极奥义正如作者从事的钻石行业,钻石的纯净、透明就像人的潜能一样是隐形的,看不见的。万物的潜能就如同钻石一般,尽管隐形,却能折射出具有穿透力的光芒,任何人若能用心打磨这颗钻石,必将发挥出自己的终极潜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湘前夫钻石店破产,一个和尚做钻石却能年入2.5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ah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