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体现了晨会课本身的课时属性。晨会课一般都设置为十分钟,是我们每个学校都很重视的短小精悍的德育阵地。“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课开启学生一天的学习情绪,也是强化班级管理、加强行为规范的课程与抓手。
“见微知著”,体现了晨会课作为德育载体的重要性。老师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好的守护者、同行者、引领者、陪伴者,班主任尤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等,如果各位老师能常年坚持用好每天十分钟的晨会时间,所产生的能量将是巨大的、无穷的,一定能给教育注入活力。可以说,上好晨会课,承载了教育的希望、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推进班集体的建设。
我多次组织晨会的随堂听课、比赛等活动,和老师们一起体悟“小晨会”的“大意义”。
一、教育主题无处不在
只要是跟学生的成长相关联的,都可以成为晨会课的教育主题。可以是即时产生的,也可以当下的重点;可以是班级建设的特别关注点,也可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长的限制,入口宜小不宜大。
我校娟老师,她在所任班级进入六年级下学期开始,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如有的对学习缺乏兴趣、有的热衷穿着打扮、有的男女同学追来打去地闹,出现了青春初期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如何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呢?彭老师分析了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系列心理辅导课,如:“有话好好说”、“做情绪的主人”、“学习方法交流会”“何为真正的友谊”等,并组织开展了“当青春来敲门”为主题的班会课。娟老师作为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调适心态,更好成长。
二、课堂结构同样重要
尽管,这是十分钟的微课。但一样要体现“导入、揭题、展开、小结”等课堂环节。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以往的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一些班主任老师忘了揭题,或者说没有强调一下这一节晨会课的主题,不仅听课的老师无法落笔写“课题”,对于孩子来说,就好比前行没有指明方向,价值观的引导性就不够到位。如果做好了现成的课件,也要在环节中点明一下。另外,要重视课的结尾,就像我们上其他的课一样,结尾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画龙点睛式、拓展延伸式、激励提升式等。整节课只有十分钟来不及怎么办?那么就要考虑好内容的取舍、环节的分配。
三、教师引领必不可少
就像是少先队主题队会一样,主持人是孩子,活动过程也是孩子,但辅导员老师始终在一旁关注着、引导着,其实,何止是活动期间呢?前期的方案、孩子们准备的节目、搜集的资料,统统都需要老师来把关。毕竟,孩子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强,我们的晨会课也同样如此。有一种晨会的形式叫做“自主晨会”,也就是由孩子准备并主持的晨会。期间一定要有老师们引导、引领的痕迹和在场(方便点拨),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课”的作用。
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机会,上好每一堂贴近孩子们实际的晨会课,让小小的“晨会”架设起师生之间暖暖的“关系”,让真善美的种子润泽童心,滋养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