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该楹联生动形象地讽刺了那些整天烧香拜佛,想和神仙做生意的人。不过树洞精再看到该楹联的第一时间,除了莫名地心疼了财神爷三秒外,树洞精的发散性思维竟然联想到了选择困难上。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一切的纠结、摇摆,均脱不开以下几个选择常模。虽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然都经历过这几种情况,但是估计很少有人深入思考过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几个心理学中的冷知识。
1)双趋冲突。
抛开那些复杂的定义,说人话就是,两个选择你都想要,但你只能要一个。
虽然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很想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已成年我都要。但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现实情况总能逼咱们认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的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面对双趋冲突时,不得不二选一的酸爽。
2)双避冲突。
如果说双趋冲突是幸福的烦恼,那双避冲突说是祸不单行也不为过。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两个选择,无论咱们怎么选都是错,最可气的是,还必须选一个。真正面对这种困局时,人们除了宝宝心里苦,应该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
就像树洞精小时候看的一个动漫,捕食者问猎物:你是想被清蒸,还是想被红烧?怎一个惨字了得。
3)趋避冲突。
或许是造物主不喜欢走极端,专门又为人们设定了一个混合型的选择困境。让人充分明白什么叫欲拒还迎,极其贴心。
同一件事,两个选择。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有利有弊,且不可调和。
树洞精就曾遇到过一位网友,既想要瘦身,又想宅在家吃好吃的。到底要不要管住嘴迈开腿,这是个问题。
4)双重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不知大家什么感觉,反正树洞精第一次看到这种冲突时,清晰地感受到造物主满满的恶趣味。
当两件或多件趋避冲突同时发生时,让我们祈祷吧!希望自己别被逼疯就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公司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升职加薪,但要被派出去开荒。二是留在原位不动,升迁希望渺茫。以此类推,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