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这个卡耐基这个名字,是在2003年,那年,我初一。
我记得那时候,每天天还没亮,就要骑自行车出门去上学,中学坐落在离家五公里的地方,一条笔直的公路,近四十分钟的自行车车程。
那时候,我们班有个女生,名字叫谢平。岁月已经模糊了她的样子。但她的名字,依然清晰。有一天,她带了一本书去学校,很厚很厚的一本,书皮上有几个大字《卡耐基全集》。
那是一个在课间大家会一起起哄的年纪。我们也不知道卡耐基是谁,也不知道他写的书是给哪些人看的,反正,就一群人围着,凑热闹,一起看。
看了一两个课间,大伙儿觉得全是字,没多大意思,就散了。散了以后,我问谢平说,书可以借我回家看不,她说好。就这样,我看起了卡耐基,很厚很厚的一本。
书还没看完的时候,谢平就要了回去,因为书是她哥哥的。她哥都不知道她把书带到了学校去了。
后来,就忘了这个叫卡耐基的人。
再后来的一个暑假,逛书店,去买课后辅导书。市中心有个很大的书店,叫"三味书屋",但估计这书店跟鲁迅也没多大关系。书店的进门处摆着一本大红色的书。A4开,很厚,叫《卡耐基大全集》,我眼睛一亮,50大洋,用买辅导书的钱收它入袋。

买回来以后就抱着看,里面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语言的突破><伟大的人物><写给你的><成熟>。有好多好多例子,并且都是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有情节的短故事,看的时候觉得内容积极向上,读得时候觉得斗志昂扬。
读<伟大的人物>,里面的好多外国历史人物和故事,可以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展身手。
读<快乐的人生>,让人心情舒畅。
读<写给你的>,里面是写如何处理妻子和丈夫关系的,比如说"要学会倾听,要营造温馨的家"等等。那个年代的我,这些内容也看得津津有味,哈哈。
再后来,读高中,读大学。我都把这本书背着。高中的时候,看到有朋友情绪低落,我立马把大红书扔给他们,鼓舞士气。当年,他们还留下了一些小纸条,有字为证,十七八岁的,文艺励志小青年。



再后来,毕业工作了,这本书也很多年没读了,偶尔会拿出来翻一两页。但再也,没能像当年那样,一口气读完了。
读每一本书,都是一种际遇。
工作后,读书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越来越强,总希望拿来主义,总希望能够从书中找到立马就能用得上的东西。殊不知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Kylin Gao
201806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