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能力
- 准确理解给定材料:
原文有的尽量摘抄原文 - 准确提炼事实
综合分析能力
- 分析和归纳
- 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现和界定问题
- 方案或措施
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
文字表达能力
- 准确规范
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 -
简明畅达
图片.png
答题要素与基本题型
基本要素
- 问题
- 影响(意义、危害)
- 对策
基本题型
- 单一题
要素明确的题+要素少 - 综合题
要素模糊+要素多 - 公文题
量词+文种,如“一篇倡导书” -
作文题
观点源于材料+材料外的事例吗
图片.png
审题方法
- 审作答范围
题干中出现“结合、提到了”,重点看给定资料,还要兼顾其他资料 - 审作答主题与结构
- 审作答要求
审答题的要求
- 准确: 不改变材料的原文原意,一是要点来自材料;二是最好使用材料原词原句,火灾原词原句的基础上归纳、概括。
- 全面:
确保关键词无遗漏,宁缺毋滥。 - 简明:
表述言简意赅,尽量突出关键词,去掉修饰语,避免同义反复。 - 有条理:
分条撰写,要标注序号。 - 层次分明:
建议分类。
资料阅读技巧
摘抄
自然段的首尾处
多数情况下主旨句或中心距会出现在段落的首句或者尾句。
有观点的句子:
政府、专家学者、百姓群众、媒体等的观点。通常会出现“表示·······”、“认为 ······”、“指出······、说········、称·······”等标志性词汇。
有关联词的句子:转折、并列、因果、递进等。
- 表转折:
虽然……但是……;……却……;……然而…… - 表并列:
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和……;……同时…… ;另外、还有(并列前后都很重要,要写前后都写,要不写前后都不写) - 表因果: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 - 表递进:
不光……也……;不仅……还……;不但……而且……
(用法同并列)
标点:分号、引号、顿号、破折号。
- 分号; 表并列 ,前后容易出现答案。
- 引号“” 表观点、表强调 ,对专有名词的强调。
- 顿号、 可能出现密集的关键词群 ,有可能有得分词。
- 破折号—— 有时引出专属名词,有时表解释说明,有时表强调
归纳概括
- 1、事例行材料
案例本身一般不是答案,前后若有结论性句子,是重点。
无结论性句子,则通常要注意故事、案例的经过。
君王-----政府、领导
专家-----科学、专业 - 2、数据性材料
材料本身非答案,若前后有结论性句子,是重点。
无结论性句子,一般可通过分析,用“多少、大小、高低、快慢、增减、比重”等词描述数量。
遇到数据时,不用把数据摘抄下来,需要把多、少、高、低、比例、比重描述下来
分析推导
- 1、材料看起来和问题没关系,但是涉及到问题的主题
- 2、材料的话本身就有观点、总结的话又规范,可以摘抄
- 3、先抄,有空格再去推导
- 4、对策和问题的推导比较常见
答案组织技巧
- 1、加序号
常见的方法是 1、2、3 (一个格)或①、②、③或一、二、三(两个格)。 - 2、分类整理
按资料或者自然段个数归纳罗列:可根据资料的表述逻辑,通常一段为一个要点;或者一个资料时一个层面。
分类
需要分类的题: 分类合理、层次分明、分别、种种、归纳、适当提炼、概括性强
图片.png
没有要求必须分的,分错了可能不会扣分;明确要求要分类的,分错了就会被扣分。但是分类标准不唯一。(主体、行业、要素)
常见扣分项:
标点符号占格不规范
图片.png
答题
在答题时,如果空格够,可以把具体做的细节也抄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