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 文 约 2400 字
阅 读 需 要
6min
—
文 | 倪俭康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空前绝后的极高赞誉。书中看似写的都是鬼、狐、仙、怪的故事,其实字字都是作者的人情世故,句里行间都是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学习智慧。
读聊斋,长见识,跟着聊斋学作文。
01
学设置悬念技法
美国戏剧理论家乔治·贝壳说过:“悬念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悬念:“欣赏戏剧、影视剧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
有效的悬念能引起读者的急切期待或热烈关心,吸引读者马不停蹄地往下读。
《促织》开头写道:“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为人迂讷,岁尾猾胥报充里正役,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这属于典型的打绳结水温浮沉乱炖之悬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主人公成名已经不堪重负,他似乎只剩下了自杀一条路,作者打下了第一个绳结,让我们不能不从心底犯寻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做人好难啊,如果不自杀,成名该如何办呢······被千万匹马踩踏过的读者心弦,在开水中浮沉,想出又不舍。
驼背巫的出现,让水温骤降。成名获得了一只“巨身修尾,青项金翅”的促织,促织上交,万事大吉。就连浸泡于其温水中的我们,也要伸展伸展腰肢,昏昏欲睡了。
可水突然又沸腾了,烫得我们猛地跳起——成名的孩子一不小心把这促织给弄死了。大火熊熊,锅水沸腾,煎熬得我们还得巴望着往下读。
在这儿作者又给我们打了个死绳结。促织死了,那成名不就又死路一条了吗?
绳成了死结无所谓,人成了死结太可怕,难怪“成归,如被冰雪,怒索儿”,也难怪其儿会“尸于井”。看到此,我们才猛然觉得水又突然变成了冰,让人瑟瑟发抖。
故事《连琐》则运用了吊胃口层层剥笋悬念法。一女鬼先用哀楚之诗,动杨生之心魄,又避而远之,让杨生魂不守舍;后女鬼却又主动来之,因杨生之友薛生等捣乱而去之;再接着女鬼因被龌龊隶污逼而求救于杨生,杨生与龌龊隶大战,在好友帮助下救了女鬼,终成眷属。短短一文,却吊足了读者胃口,笋衣层层剥开,作者的高超手法尽显悬念之美。
总之,设置悬念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技巧,悬念设置的妙,就能在短时间内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文章妙趣横生。
02
学情节一波三折法
常言说的好:“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写文章来说,不平就是回环曲折,直来直去的故事情节,会让人审美疲倦,读来索然;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聊斋》为让情节起伏,首先让情节摇摆促波折。《王六郎》写溺鬼王六郎和渔夫许翁,日日饮酒,于平淡无奇之情节中,突然出现了王六郎来辞行投胎的情形,情节陡然高转;但因为王六郎仁义,不忍让带儿之妇代其溺死,放弃了索命,情节黯然回归低谷;接着再次陡转,六郎又来辞行,原来上帝感其诚,授之以邬镇土地之职,将赴任。到此,作者并没有让情节停止,而是再生波折,六郎邀请许翁前往邬镇,为邬镇众民杂沓资助许翁的高潮情节做铺垫。
其次是枝节横生异峰起。《劳山道士》将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王生从小羡慕仙道,投劳山道人门下欲学法术,却被安排了采樵工作,以致于自己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遂生退意。
困极而腾,情节陡转,劳山道人的一场邀月仙而饮的生动展演,重新点燃了王生的激情,他忍苦留了下来;可生活惨苦,上天待人如刍狗,道人仍不教他法术,于是王生再生去意,波折又起。
最后,王生求得师父一招穿墙术,兴冲冲而返。然抵家显摆时却头触硬壁,额凸巨卵,这样的结局是异峰突起,出人意料。
像这样情节环环相扣、激人兴趣的故事,在《聊斋志异》中举不胜举,俯拾皆是。
03
学刻画人物形象法
《婴宁》写的是王子服外出,遇到一位美丽女子婴宁,相思成疾。后偶遇婴宁,将她带回家中。
文章刻画了一位痴笑不停的美女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蒲松龄就抓住了婴宁的爱笑的特征,着力刻画她的笑,文中写笑的地方特别多:“含笑拈花”“痴痴笑不已”“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又大笑”“笑声始纵”“且下且笑,不能自止”“女笑又作”“微笑而止”“极力忍笑”“放声大笑”······她爱笑,笑靥如花;她也爱花,反过来又强化了她爱笑的特点。通过描写婴宁的笑,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活泼有趣、机灵聪慧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要选择典型事件。婴宁初到王生家,与王生家人的第一次见面就是一件典型事件:满室妇女都对婴宁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婴宁却用“浓笑不顾”“极力忍笑”“放声大笑”,惹得满室妇女都笑了,作者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典型事件,刻画了婴宁爱笑的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要正侧面相结合。作者描写婴宁的笑,有“含笑拈花”“笑声始纵”的正面描写,写她笑的动作和程度;也有易被人忽略的侧面描写,如面对“奴婢小过”,婴宁用笑巧妙化解,虽然作者未直接描写婴宁的笑,但读者不难想象,婴宁的生活始终伴随着笑容。作者通过正侧面结合手法,突出了婴宁爱笑却不惹人厌的特点,明写其憨痴,暗中表现其敏慧。
当然,蒲松龄的细节描写,也同样精彩绝伦。例如对斗鹑的描写,“而玉鹑方来,则伏如怒鸡以待之;玉鹑健啄,则起如翔鹤以击之;进退颉颃,相持约一伏时。玉鹑渐懈,而其怒益烈,其斗益急。未几,雪毛摧落,垂翅而逃。观者千人,罔不叹羡。”短短的几十个字,就把斗鹑的神态、动作,以及鹑的伏、斗、败之形态写得惟妙惟肖,灵动异常。文字有静有动,有点有面,正面侧面相结合,白描细绘互交错,整个争斗的过程写得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写了一部亦真亦幻的鬼怪小说,将我们引入了一个美妙的想象空间,在享受美妙故事的同时,如果能再学习一些为人写文的方法,那岂不是锦上添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