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魅力霞浦,青春下乡”,在探索乡村振兴的路上,带着跟去年一样新鲜和单纯的心态,向往了解闽北霞浦与闽南漳浦的异同,开启的本次为期五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成员合影霞浦在我浅浅的印象当中,有许多点是老家漳浦相似,更具体点,与六鳌相似,比如紫菜,海带,各种海产作物,甚至觉得应该是六鳌应该学习的对象。
从霞浦站下车抵达县城,中间逗留的十几分钟,开回的观察与眺望,大抵能对于这座小城产生一个初步代表性的形象,毕竟作为县经济和行政,文化的代表,虽不明但觉厉。
县城一景一路前往长春村,路途一大片滩涂虾塘,开发的,未开发的,还真有些和漳浦回六鳌的景象相同,只是他们山比较多。
滩涂与虾池长春镇,霞浦县中比较大的一个镇。其实每次出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单纯就看的眼光来讲,都希望能看很特别的地方。但其实,我现在初步达成了一个不成熟的意识:中国的城市,中国的城镇,中国的乡村,会有各种发展的前后之分,不过历程和变化的轨迹大抵是相同的,所以偶有的特色建筑,美食,景观也变得尤为珍贵。当然,我希望我能尽快地把这个意识给迭代掉,而这也正是有趣之处。
镇中心一角 十年未见麻雀图好了,五天,用比较官方的话来描述。实践团先后开展了三场结合当地实情的乡村振兴的座谈会,在镇中心进行了摆摊宣传,前往霞浦第五中学进行了理论宣讲,深入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学习,走访了当地秋竹岗村,祖厝村,长春村,长溪村等地,慰问了当地三家贫困户,对当地主要河流制度河长制进行了了解,参观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紫竹林果园。实打实的五天,确实不是简单的拍照,宣传,应付任务。
所以我想从上面的每个点简单谈一下感受。三场座谈会,事先的对于当地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和问题询问的分配,自我团队的介绍主持是很重要的。有些情况下,座谈会所围绕的,不是深入的调研,讨论,毕竟连当地的村委都没能解决,我们就来一次又怎么可能呢,只能用浅谈,学习,而能重要的是“会议的顺利召开”,大白话讲就是为了减少双方的尴尬。当然事先的背书,不止于座谈会,对于整个实践过程的体验和感官都会有所不同。
座谈会配合电视台的拍摄,进行了摆摊宣传。其实带给我最大的,不是拉过来几个人给他们发传单,填问卷。而是在一个店铺里几位大伯对于一些当地实情的抱怨,反应的一些问题其实是相对普遍性却不好明说的。曾几何时的光明和需要时间来解决的乌云……
问卷宣传一嘉公司,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海边人,确实让我更多地了解了海带生长的前前后后。
厂房 走访公司工人加工
宣讲,了解河长制,参观果园,都在一个框架里填充对于一种方式的了解和理解。
戏多多 长图国园
走访的三个村落,其中的村风村情经济文化建设情况,可能是美丽中国行更值得去看的,通过和当地负责人的一些交流,去类比情况。
水牛哥走访贫困户是很有必要的,语言很简单,但真的希望随着时间的退役,物质贫困能变得很少很少。
慰问贫困老人没有去年跟革命老兵交谈的那种被熏陶的震撼和被感动的落泪。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来评价这次的活动。
给我继续冲!我的感觉吧,条件能力限制内的三下乡,不是给当地带去什么,而是给自己带来什么!感谢这次的经历,更让我对八月份充满了一些有压力的期待,加油小郑,再会!
傻逼小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