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父母相处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如何才能够达到平衡,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更好的成长,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希望在这一段旅途中,我们能够轻松能够开心。
我们始终要相信无论生活怎样变化着,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人也是我们永远的后盾。经常在网上看见一些说和父母相处和困难的人,或者说和孩子不知道如何相处的人,他们说似乎都很难走进彼此的心里,不知对方在想什么,相处起来就很难,在我身边也有很多人和父母的关系显得剑拔弩张,和父母的相处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在想,我们是否都需要给彼此一点时间和空间,让我们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和父母或者子女沟通。毕竟什么都会变,唯有与家人的那份骨肉之情永远不会变。
在这里我也想谈谈我和家人的相处方式 。我和我的家人我们从来不会给对方设限,我们虽然经常不在一个地方,但是我们会经常联系,问对方的饮食起居,问对方的心情安好,我们对彼此来说是绝对自由的,他们从来不会担心我在外面惹是生非,问的最多一句话是“有没有好好吃饭”,我对他们也同样如此,我和他们说“你们在家好好的干活,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不用太担心我”,他们也对我说“你在学校好好的读书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事情,我有烦心事就会和他们说,说了之后,我的心情也就慢慢变好了,家里的一些琐事也会同我讲,不是期待我能帮忙做什么,而是我们似乎都知道,说出来了,就会好很多,我们也都知道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多到数不尽,困难和痛苦都不会等我们长大,反而会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然而,这就是无常的生活,我们终究要学会面对。
风雨里做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小孩,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曾几何时,我看过一本小说,至今印象深刻。主人公从校服到婚纱,过着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闲事生活,到一个人独自抚养两三岁的孩子,到最后回到父母身边和父母生活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坚韧、勇敢、自信、阳光,热爱生活的人遇到了同样的另一个人,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都是那么的美好,令人神往,但是生活似乎不能一切如意,男主人公因为病魔的折磨去了天堂,他在最后和病魔战斗的时间里给女主留下的都是美好的,也因此在后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她都不曾想过放弃生活,而是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如意,继续向前。因为这个世上最爱你的人和你最爱的人,是不会因为任何事情逝去的,这就是你心底最强大的后盾,能让你无所畏惧。她一个人抚养孩子,给孩子足够多的爱,她让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从来不会因为是单亲家庭而让她的孩子感到有负担,她努力的工作的同时不忘陪伴孩子的成长。她说“不管我从前依赖着谁,到最后遇到困难,还是需要自己去面对。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想不想做什么,而是我不得不去做什么。这个过程让我明白:身为父母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终身成长。”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所以不管何时,我们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整理好自己生活,微笑面对“明天的生活”。
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真心。我们要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各自好好成长,然后处理得好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唯有如此生活才能愉快;否则,生活就便多了苦恼。因为这世上所有的路,大概还是要和爱的人一起走,才是最幸福的,因为就人生而言,我们所做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某种意义上说,到我们成年时,我们等于所有过去选择的总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