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梦》随笔

《红楼梦》随笔

作者: 田田阅读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18:32 被阅读0次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机崖练成,高经12丈,方经24丈,顽石36501块。挖皇室只用了36500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时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时聚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

为什么长24丈,高12丈?

为什么是36501块石头,为何只用了36500块?

带着这个好奇,网海里搜索了一翻。

有说这颗石头不止是贾宝玉的元身,也是《西游记》里的孙猴子的化身。呵呵,有意思。

当然,也有人从曹雪芹的个人经历上分析,这多余的一块石头,就是曹雪芹自己。

在读《红楼梦》之前,正好读完了明朝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又感兴趣清朝故事,在读二月河老先生写的帝王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目前读完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历史,乾隆皇帝还没开始读,只是在雍正皇帝的历史里已经有了弘历(乾隆皇帝)的故事。

康熙晚期国库亏空,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和十三弟胤祥追缴亏空,铁面无私,欠债大户有些其实是为康熙办私事的人。

比如《康熙大帝》小说里面的御前侍卫魏东亭原形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祖父。

魏东亭和康熙是什么关系?

魏东亭的妈妈是康熙帝的乳母(曹雪芹的曾祖母),魏东亭和康熙是少时玩伴,还是助力少年康熙除鳌拜的重要亲信,如同手足。

后康熙命魏东亭外出做官,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

康熙喜欢下江南,曾四次入住魏东亭家。为了保障康熙入住期间的安全和生活品质,魏东亭花了巨额资金修缮府邸,欠了国库很多钱。

魏东亭晚年因欠国库银两而生心病,生怕康熙于自己之前去世,自己还不起钱而遭不测,所以成天担惊受怕,最后在康熙前面去世。

康熙在位时,魏东亭被保护有加,但四阿哥继位时(雍正期间),据说国库存银不足700万。

所以冷面追缴亏空,还不起钱的很多人都被抄家,举朝担惊受怕。

这样的硬派做法,到雍正去世时,十三年期间,国库存银已达五千万两。(数据来源于二月河小说)

所以,在雍正追收国库亏空的时候,魏东亭家也被严酷逼债了。

所以,曹雪芹经历了康熙时期富足奢华的生活,也经历了被雍正抄家后清贫的生活。(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样的家族命运,曹雪芹个人的才华无地施展,只有内心苦闷,感叹自己是多余的那一块补天的灵石。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俱无多,即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各种欲求?

了:了却?放下欲望?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顽石想来人间,僧道劝诫真言。

好一句“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生悲,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话,点醒芸芸众生!人生真相,何须苦,悲,乐,求?

你所有的欲望,不过空空而来,空空而去。活在当下,体验即好,何苦在欲望里沉沦?子女,钱,权,物欲,这花花世界呵,就是一场梦,一场幻觉。

所以文学,影视作品里会有那看似疯疯癫癫,无欲无求的“傻”人,实则悟透人生真意的智人。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石头记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

古今莫不如此。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太虚幻境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真事隐。

对于这开篇的甄士隐,我有太多的问号。

一僧一道在甄士隐的梦里已经提醒他,后又来到他跟前,提醒他“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舍我吧。”僧道对他说。

但甄士隐并未在意,僧道便留下真言而去。

如此,他的命运被改变。

甄士隐如果听从僧道的劝说,把女儿英莲交给僧道,这红楼一梦会是怎样的梦?

不过,甄士隐没听劝,没在意这个潜在危机却是合理而正常的,正如僧道点化甄士隐时说的那样,痴心父母古来多啊。

直到如今,自己也是做母亲的人,更是理解这“儿孙忘不了”的痴心父母。

身为局内人,总是想不到,看不透,看不穿,即便与真言正面相遇,却又识不得真言。

站在读者的角度,知故事全貌,想来是否我们也可以相信命运,细细琢磨我们的梦境?是否也能提高我们的修为,提升自己的心性?

只是也不必太明白世事,太明白这世间真相,看透这世间或悲或苦,却并不能英雄救世救己,大概更过不好这一生了。

糊涂点未尝不好。

相关文章

  • 读《红楼梦》杂感随笔       ——现实的红楼与生活四解

    随笔 题目: 读《红楼梦》杂感随笔 ——现实的红楼梦与生活四解 (1) 一解:王熙凤的管理学与班级管理 —...

  • 【红楼梦随笔】

    文/胡静 01 我和《红楼梦》 02 从小丫头到大丫鬟 03 你溉我以甘露 我还你以眼泪 04 有趣的名字 05 ...

  • 读红楼梦随笔

    香菱—— 因为心里羡慕,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于被宝钗、黛玉、探春等认可,入了诗社!!! 故此,宝玉笑道:“这正是...

  • 《红楼梦》凡例随笔

    文/大江河 写这本书的原因 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年所有之女子,其行止见识皆出于...

  • 红楼梦随笔<一>

    出国之前,我读完了《红楼梦》,我感觉非常有仪式感,因为《红楼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巅峰。读了之后,我觉得有很多...

  • 《红楼梦》观后随笔

    半个月来疯狂的刷完八七版的《红楼梦》,这是唯一一部我舍不得开倍数的电视剧。把古代文学课上老师讲红楼梦的部分重看了几...

  • 读《红楼梦》随笔

    紧赶慢赶终于在开学前读完且潦草做了记录。其实疫情期间已读了七八十页,再加上这一个多月的暑假可以说才...

  • 《红楼梦》阅读随笔

    光怪陆离,如梦似画,红楼一梦,似水流年。贾宅的兴衰在曹雪芹的话本中起伏,诉尽了人间冷暖,悲欢离合。 《...

  • 《红楼梦》小随笔

    是11呀~ 常常听人评价说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得深切,所以不...

  • 《红楼梦》阅读随笔

    初中课本学过《红楼梦》里面《香菱学诗》的章节,虽然也被纳入我们需要阅读的课外读物,可我却没读过。对这种小说,一直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i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