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精彩推演,看完醍醐灌顶、惊为天人!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精彩推演,看完醍醐灌顶、惊为天人!

作者: 李栩然 | 来源:发表于2022-06-06 22:17 被阅读0次

    1

    《论持久战》到底经典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历史人物对此文的反应,来感受它的魅力。

    其一,这是毛主席本人废寝忘食、倾尽全力之作品。

    1938年5月,毛主席将自己关在了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连续9天足不出户,废寝忘食的撰写《论持久战》。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也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记录:

    “毛泽东坐在窑洞的书桌边,微弱的烛光照着他苍白的脸。他两天没有睡觉,只吃了很少一点东西......

    5天以后,密密麻麻的写着毛泽东那不受拘束的草体字的稿纸已积满书桌。不过毛泽东的体重减轻了,眼睛布满了血丝......

    到了第7天,毛泽东突然痛得跳了起来,他右脚上穿的鞋被火盆里的炭火烧了一个洞,而他正在沉思......

    到了第8天,他突然感到头痛并有些晕厥,医生赶来给他诊断后,他仍继续写作。

    到了第9天,终于完成了这篇长达80个印刷页的论文。”

    《论持久战》是毛主席如此呕心沥血才完成的作品,试问它的魅力及内容充实度有多大?

    其二,《论持久战》在国民党高层中引起了极大震动。

    国民党白崇禧在读完《论持久战》后,非常赞同毛主席书中的观点,非常敬佩毛主席的深入分析,认为《论持久战》是一部军事巨作,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为此,白崇禧特意把《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除此之外,白崇禧还积极将《论持久战》推荐给了蒋介石,并将自己总结的两句话也说了。

    无论是《论持久战》中的思想观点还是白崇禧总结的两句话,蒋介石都深表赞同。之后,蒋介石还将《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同时,这部《论持久战》同蒋介石的讲话一起发到各高级将领手中,包括没有来参加会议的人,人手一册。

    其三,日本裕仁天皇的弟弟看了《论持久战》之后,惊叹“日本必败”。

    1943年,日本裕仁天H的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化名“若彬参谋”来到了中国,广泛考察内蒙到湖北的中国战场,寻求“战胜中国”的方法。

    在收集各类情报时,他得到了《论持久战》。这篇文章并不难找,毛主席在1938年写成时根本不怕日本人看到,直接将它刊载在报纸上,已经让很多人阅读过。

    请记住此时的时间——1943年,离毛主席公开发表已有5年时间,在三笠宫崇仁亲王仔细阅读之后,彻彻底底的惊了!他知道在1938年毛主席写成此篇之时,日本的战败便是注定!就算公开发表了,让日本人看到共产党的战略布局了,也是回天乏术。

    于是,三笠宫崇仁亲王在侵华日军总司令部,面对众多高级军官发表了《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的讲话,痛斥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行径,并指出日军必败:“在我看来,这样的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国共产党对阵的。”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三笠宫崇仁亲王回国后居然做出了“刺杀东条英机”的极端行为——“津野田事件”,虽未能成功,但此举震惊了日本高层,使日本高层长时间不敢对外宣布,直到1994年“津野田事件”才档案解密。

    以上三点,分别描述了共产党高层、国民党高层和日本高层对《论持久战》的反应,足见其影响力。当然,《论持久战》的经典程度还远非以上三点就能概括全面......

    此篇之所以被奉为“神文”,被后世反复传颂,还因为它在抗日战争极其关键的时刻,以精彩绝伦的方式回答了所有中国人都关心的两个问题。

    2

    哪两个问题呢?

    中国会不会亡国?中国会不会速胜?

    原文在一开头便直达主题:

    “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这些议论究竟对不对呢?”

    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在热议这两个话题呢?从时间上看,《论持久战》写成于1938年5月,离“卢沟桥事变”爆发相距10个月,让我们看看这段时间的历史进程——

    1937年7月下旬,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1937年11月5日,上海失陷;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随后便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遇难。

    到了1938年,日本进攻的势头还在继续:

    1-5月“徐州会战”的结果,依然是徐州沦陷;

    5月10日,厦门沦陷;

    ......

    这样,时间就到了毛主席写成《论持久战》的5月份。这10个月里,面对日本强势的势头,中国多个重大城市相继失陷,形式岌岌可危!请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时候你的心慌不慌?

    这时候很多声音就出来了:一方面,很多悲观主义者站出来“唱衰”中国,认为将要亡国——这就是“亡国论”;另一方面,一些激进主义者梦想着“毕其功于一役”,铆足了劲一鼓作气战胜日本——这就是“速胜论”。

    那么,战争的走势到底会怎样呢?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析,认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不对的: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既不会“亡国”又不会“速胜”,那么战争的结局会是什么呢?毛主席坚定的认为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3

    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引申三点注释:

    其一,毛主席之所以能对大局进行准确的预判,是因为他有长远的眼光,而不会被眼前的表象所蒙蔽。

    就像之前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解析一样,在当时严酷的条件下,包括林彪在内的多个军事将领都产生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悲观情绪,而毛主席从长远出发,乐观的认为“革命的高潮必将到来”。

    同样,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些人之所以会做出没有根据的臆测,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战争短期内的走势,用毛主席在原文中的话讲,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

    要想看清全局,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

    其二,毛主席历来都是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而是选择实事求是的道路。

    过去我们以“开车”为例,形象的比喻过:

    “右倾”就像只踩刹车、不踩油门,让车子静止不动或者龟速前进,根本到达不了目的地;

    “左倾”就像只踩油门、不踩刹车,一路狂飙不减速,但这种激进的做法很容易出现重大事故,同样到达不了目的地;

    正确的做法,就是根据实际路况调整车速,有时快有时慢。

    在过去的文章中,毛主席就多次反对过“左倾”和“右倾”,在此篇中这种思维再次体现了出来--“亡国论”过于悲观,更偏向于“右倾”;而“速胜论”过于激进,更偏向于“左倾”。

    二者都是不可取的,毛主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指挥抗战。

    其三,毛主席之所以能准确预测战争走势,是因为他结合《矛盾论》中的智慧,进行了“战略推演”。

    上一篇解析中,我们引用了《孙子兵法》里关于“庙算”的一段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毛主席进行“庙算”的地方便是延安的土窑洞。很多人都好奇了:他进行“战略推演”的依据是什么呢?

    让我们回顾《矛盾论》中对于“主要矛盾”的表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那么,抗日战争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中日民族矛盾”!

    从军事角度上看,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便是“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它决定了战争的走势和结局!

    当然,这个主要矛盾是在变化的,因此战争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

    哪三个阶段呢?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主席指出日本是“小而强”、中国是“大而弱”?

    我们在解析中,用“短跑健将和长跑健将比赛马拉松”为例,脑补了整个场面。

    第一阶段:由于短跑健将的“爆发力”极强,在比赛刚刚开始时,他会以很快的速度起跑;相反,这时长跑健将的跑步速度却看似缓慢。这一阶段,两名运动员的距离越拉越大。

    第二阶段:由于马拉松的路程非常长,这就给长跑健将预留了足够的调整时间,这时他“耐力强”的优势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反观短跑健将,他会逐渐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于是,两名运动员的距离不断缩小,并在一段时间里来回相互反超,不断争夺领先位置;

    第三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长跑健将“耐力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短跑健将明显体力不支、后劲不足,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在这一阶段,长跑健将会不断拉开差距,最终获胜!

    短跑健将就相当于“小而强”的日本,长跑健将就相当于“大而弱”的中国,如此进行“战略推演”,那么这三个阶段就刚好对应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描述: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其一,之前提到的历史,抗日战争初期北平、天津、上海、太原、南京、徐州、厦门等相继失陷,就如同短跑健将迅速领先的样子。这属于第一阶段,日本势头正猛,但是不要紧,这只是一开始,局势在未来会扭转。

    其二,正如长跑健将从落后到相持,从相持再到反超,整个过程需要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一样,抗日战争也会是一场持久战。

    整个过程,确实如同文中所写:

    “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说到这里,你是否感觉到非常兴奋?原来《论持久战》的主脉络竟然是如此的啊!不得不为毛主席长远的眼光拍手叫好!

    整个“战略推演”的逻辑是什么?我们用《矛盾论》来解释。

    5

    显然,“中日民族矛盾”在《矛盾论》中属于典型的“对抗性矛盾”,只能通过“斗争到底”的方式解决,根本没有和平解决的可能。

    因此,对于那些一厢情愿存在“妥协”幻想的人,毛主席直接给予了抨击:

    “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确定了,那些以为同日本妥协,再牺牲一些中国的领土主权就能够停止日本进攻的人们,他们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

    “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我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从军事角度上看,影响战争走势和结局的决定性因素,便是“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下来毛主席就用很大的篇幅来分析中日双方的具体情况。

    对于日本的情况,毛主席得出的结论是:

    “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同样,对于中国的情况,毛主席得出的结论是:

    “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为了让大家更加通俗理解,我们再次用“马拉松”的例子来做比喻,其中:日本就好比“短跑健将”,优势是“爆发力强”,劣势是“耐力弱”,即“小而强”;中国就好比“长跑健将”,优势是“耐力强”,劣势是“爆发力弱”,即“大而弱”--

    “日本虽强,但兵力不足。中国虽弱,但地大、人多、兵多。”

    毛主席撰写此文时,中国形势非常危急。就像比赛刚开始时,短跑健将正在展示“爆发力强”的优势,以飞快的速度甩开长跑健将。

    此时,对长跑健将的内心来说,是艰难的考验、痛苦的煎熬,于是“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内在声音就出来了。

    所谓的“亡国论”,就是认为一下子落后了这么多,这场比赛恐怕要输定了,干脆放弃吧!

    所谓的“速胜论”,就是长跑健将内心焦急,心想着加快步伐,马上超越短跑健将!

    但毛主席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对比,反复权衡了双方在“爆发力”和“耐力”方面的优劣势,认为长跑健将不会输而会赢,但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超越短跑健将。

    由于马拉松比赛的路程很长,所以想要超越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比赛的后程才会出现:

    “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到了新的一定阶段时,就将发生强弱程度上和优劣形势上的大变化,而达到敌败我胜的结果。”

    “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于是,毛主席在原文中说了一句“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些特点来说明我们所要说的一切问题”,接下来详细论述整场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6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如果用“马拉松”做比喻,这一阶段是短跑健将展示“爆发力强”优势的阶段,他的阶段性战略便是“进攻”;相比而言,长跑健将的爆发力弱,速度就会缓慢,他的阶段性战略便是“防御”。

    在这一阶段,中国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迷茫的过程,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南京大屠杀”),必然会在日本强劲的冲击下处于劣势:

    “第一阶段敌是优势,我是劣势......中国原来的劣势,经过第一阶段的消耗将更为严重,这就是土地、人口、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文化机关等的减缩。第一阶段的末尾,也许要减缩到相当大的程度,特别是经济方面。”

    怎么办呢?你是不是感到内心慌乱了?那么,在逆境甚至绝境之下,中国该何去何从呢?

    不要紧!幸好这是马拉松比赛,未来的路还很长,短跑健将只是在前半段领先而已。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众多,我们还有大量的缓冲空间。

    况且,早在1927年时毛主席就为共产党做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长远规划,共产党真正的优势地区在于广大的农村,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

    无论日本的势头再猛烈,攻占的也只能是一些大城市,这对于中国国土来讲只能是一部分。如果深入到了中国国土,到了山地、农村地区,那就要尝尝共产党军队的厉害了!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一万万至二万万人口的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

    “但是敌占大半中,除东三省等地外,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依重要性说是一等的,依面积和人口来说可能只是敌占区中之小半,而普遍地发展的游击区,反居其大半。”

    “总起来看,中国将是大块的乡村变为进步和光明的地区,而小块的敌占区,尤其是大城市,将暂时地变为落后和黑暗的地区。”

    “敌以少兵临大国,就只能占领一部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由是,在其占领区域,则空出了广大地面无法占领,这就给了中国游击战争以广大活动的地盘。”

    请大家看这张地图,它显示的就是当时的局势--黄色部分就是日本所侵占的区域,就相当于马拉松的前半段路程,地区也与毛主席在原文中的表述一致。

    从地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来,中国国土幅员辽阔,还有大量的空间供我们进行缓冲和回旋,这里就相当于马拉松的中间段路程,而且以山地、乡村居多,正是“我之优势、敌之劣势”之所在,为我们的后期翻盘提供了大量的发挥空间。

    在“敌之优势、我之劣势”的阶段,毛主席给出的方针是什么呢?既不能有“亡国论”的“右倾”思想,不能投降、妥协甚至当汉奸;又不能有“速胜论”的“左倾”思想,想法不能过于激进冒失,不能硬拼:

    “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

    “这一阶段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

    “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坚决地进行决战,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

    这样的方针背后,其实就是《孙子兵法》中“先求不败而后求胜”原则,也是毛主席反复强调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管是“只踩刹车、不踩油门”的做法,还是“只踩油门、不踩刹车”的做法都必须杜绝,一定要按照实际路况调整车速。

    经历了第一阶段之后,局势就会逐渐演化,进入下一个阶段。

    7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这一阶段中,短跑健将逐渐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爆发力强”的优势慢慢衰退。在“强弩之末”之时,便难以延续猛烈进攻的势头,于是阶段性战略便转化为“保守”。

    另一方面,长跑健将“耐力强”的优势便开始显现,于是阶段性战略便转化为“准备反攻”:

    “第二阶段,可以名之曰战略的相持阶段。第一阶段之末尾,由于敌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的阶段。”

    “这个第二阶段,也许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敌我力量对比将发生巨大的相反的变化,中国将逐渐上升,日本则逐渐下降。那时中国将脱出劣势,日本则脱出优势,先走到平衡的地位,再走到优劣相反的地位。”

    于是,双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直至到了某一处时,长跑健将会追上短跑健将。随后相当长的一段路程中,双方为抢夺主动权,便产生拉锯,来回较劲争夺,领先位置交替领先。

    不知大家是否能想象到那个画面?尤其在敌我双方争夺激烈的“游击区”,某一据点很容易出现反复争夺、反复易手的情况,呈现“犬牙交错”的布局:

    “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就是颇为特殊的一点,这是由于日本的野蛮和兵力不足,中国的进步和土地广大这些矛盾因素产生出来的。”

    从《论持久战》写成之后的历史上看,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属于第二阶段。

    下面的地图是1940年10月份“百团大战”时的局势,我们可以看到华北地区确实出现了“犬牙交错”的情况,敌我双方就犹如下围棋一样进行“包围”和“反包围”。

    大家是否能感受到当时“你争我夺”的激烈感?一会儿你超越我,一会儿我超越你,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纠缠、拉扯的时期,原文对这一时期进行了预判:

    “大体上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这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

    “这个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

    这段时期对中国来说很痛苦,但我们一定要咬牙挺住,因为日本更痛苦!“耐力强”本来就是长跑健将的优势,时间拖得越长,短跑健将就越吃不住劲!

    中国此时的策略就是一个字:耗!

    耗的时间越长越好!就在长期反复的拉扯中,彻底将日本耗虚脱!

    这下子,你该明白为什么毛主席敢把此文章公开发表,不怕让日本人看到了吧?因为日本人非常清晰自己的短板,就算知道中国摆明了跟他“拼消耗”,也想不出什么妙招能摆脱此境地!

    可以想象,当1943年日本三笠宫崇仁亲王看到此文时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他仿佛看见毛主席轻蔑的跟他说:“我已经跟日本人亮明牌了,又能如何?”

    如此长时间的耗下去,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当然,从后来的历史进程来看,为期8年的抗日战争,仅仅第二阶段就长达近5年,英雄的中国人民硬生生的耗尽了日本人的力气:

    “此阶段中......敌人方面,士气已开始表现颓靡,敌人陆军进攻的锐气,此阶段的中期已不如初期,末期将更不如初期。敌之财政和经济已开始表现其竭蹶状态,人民和士兵的厌战情绪已开始发生,战争指导集团的内部已开始表现其‘战争的烦闷’,生长着对于战争前途的悲观。”

    “广大的游击战争和人民抗日运动将疲惫这一大批日本军,一方面大量地消耗之,又一方面进一步地增长其思乡厌战直至反战的心理,从精神上瓦解这个军队。”

    第二阶段中,中日两国的力量开始扭转,但中国还未取得绝对的优势,因此还不能取得全局的胜利,只能取得局部的胜利。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盯死这个“局部”,集中优势兵力向这个“局部”开火,不断取得小胜。如此进行“各个击破”,便可以累积我们的成果换取更大的胜利。

    这便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通过这样许多战役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就能逐渐地造成战略的优势和战略的主动地位,战略的劣势和被动地位就能脱出了。这就是主动和被动之间、优势和劣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集合了许多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胜利以后,就逐渐地增强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于是总的强弱优劣形势,就不能不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

    “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在长期的消耗中,中日力量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于是局势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8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这一阶段中,短跑健将“爆发力强”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时间越拖就越会后劲不足,于是阶段性战略便转化为“退却”。

    同时,长跑健将会把“耐力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依然保持一定的速度,于是阶段性战略便转化为“反攻”。

    于是,短跑健将已经气喘吁吁、腿上灌铅了,终于在某一处轰然倒下,躺在地上不断的大口喘气,眼睁睁的看着长跑健将越跑越远,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时,长跑健将会把“耐力强”的优势保持到底,持续领先直至到达终点,获得胜利!

    到了这时候,中国的“持久战”优势便发挥得淋漓尽致,胜利的主动权已牢牢把握在我方手上:

    “第三阶段,是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持久战的最后阶段,所谓坚持战争到底,就是要走完这个阶段的全程。”

    “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

    这时候,便是中国人进行全线战略大反攻的时候:

    “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

    “中国能够在战争的后期从事阵地战,对于日本的占领地进行阵地的攻击。”

    “战争力量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战略的主动地位,自然以战略的进攻战为较能掌握和发挥,然而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主动地位,即绝对的主动权,只有以绝对优势对绝对劣势才有可能。”

    我们来看1945年9月份的地图,这时已经到了“战略反攻”的末期,日本的败局已定——华北地区的日本侵占地即将消失殆尽,苏联出兵东三省消灭了残余关东军。

    顺道说一下,此时日本国内也是一片狼藉--8月份,日本的广岛、长崎接连遭受了美国两枚原子弹的轰炸,死伤无数!

    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到了!

    看到这里,你是否万分激动?是否看到了胜利的光明?

    以上三个阶段,都是毛主席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客观角度进行了“战略推演”之后得出的结果。

    毛主席撰写《论持久战》时只是1938年的5月,日后的战争进程表明,他的预测完全准确。

    此时,我们的耳畔仿佛又响起了毛主席那铿锵有力的讲话: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

    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

    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是因为他预见了战争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就犹如预见“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规律一样,只有遵循规律才会有结果。

    当然,仅仅发现规律还不够,我们要从宏观上看清战争的走势,还需要从微观入手,做好“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具体执行工作,才能保证收成。

    从宏观上预见走势,从微观上重视执行,这就是毛主席常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精彩推演,看完醍醐灌顶、惊为天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ks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