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民粹力量的特拉斯上台了,曾经一手打造世界秩序、站在人类巅峰的大英帝国,前途难料。
民粹力量能把一个本来有光明前途的国家拉进泥潭,我们把目光放到南美的阿根廷。
2017年的阿根廷曾短暂逃离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人均GDP1.46万美元水平,和我们当下很接近,自然也很有借鉴意义,之后阿根廷急速坠落,到了如年的8350美元。
人均GDP其实并不能说明真实,只是没有其他更好的评测工具,因为对于一个小国来说,多了一个给苹果当供应链的工厂,人均GDP就能即刻给出反应,而在欧美日澳新东南亚都呆过就会发现,北欧人均GDP8万美元、欧洲平均3万美元、日本平均4万美元、泰国人均六千美元、阿根廷人均1万多美元,对于普通人来说,购买力差不多,老百姓过的都是饿不死、紧巴巴的日子。
因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商品流通都受大宗价格决定,日用品和食品的价格也不会有太大差距,各国普罗大众都是三餐一宿通勤,支出差不多的。
根据标准化产品全球化大品牌的数据,比如P&G、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矿泉水、奥利奥饼干、麦当劳、肯德基等等,在全世界的价格相差不大,可以作为参考。
这是全球化的好处,这个时代,可以活在基本线上。
造成差异的就是全球性的老大难问题:住房、医疗和教育。
各国贫富差距的极端化,就体现在这三方面。
我们已经解决了饥饿问题,但阿根廷却从10年前的丰衣足食下滑了一个台阶,进入了5%以下的轻度饥饿状态。
阿根廷90年代开始经济自由化改革,从89年的人均GDP2300到1997年的8300,然后崩溃到2002年的2600,再开始上行到2017年的1.46万美元,再跌到现在的8300,25年回到1997年。
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国家、俄罗斯、墨西哥和阿根廷经济崩溃,汇率急速贬值、债务违约、还有恶性通胀。
西方学界给拉美的这种现象想了一个名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给的解释是:产业升级换代失败。
呵呵。
阿根廷如除了美国加拿大之外的所有美洲国家一样,被美国和前苏联的两种意识形态来回冲撞、撕扯,同时以天主教为主的宗教体制,而北美澳新等以新教取代了大部分天主教的意识信仰,天主教是集中式的,而新教是分布式的。
所以左翼和天主教的价值观是高度合流的,偏向于分配,我们看到,集中制和一神教在南美上演奇幻合流。左翼时常想要国有化经济,并实现全面社会福利,同时让工会主导国家政治,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业化奄奄一息,好在还有农业和矿业。
南美的根本问题就是: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自由市场保守派在美国的支持下,拿回权力后实行彻底的自由主义经济路线,削减社会福利和补贴,私有化,开放资本自由兑换,进出口彻底自由。
于是很快导致当地工业品被进口商品挤垮,贸易逆差盛行,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福利削减,工会运动此起彼伏,政府财政失衡,资本撤离,金融市场崩溃,汇率贬值,恶性通胀,社会动荡。
左翼于是重新上台,开始加税,资本管制,国有化,提高社会福利……
南美洲在不停的折腾中,工业化始终无法实现。
智利在皮诺切特独裁时期,在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全力支持下,实现彻底的自由化,慢慢意识过来,留住了国有铜矿,没有私有化,否则就会落在寡头资本手里。
委内瑞拉的民主则选出了独裁者查韦斯,国有化包括石油开采在内的产业,管制油价和食品药物价格,导致炼化产业、农业等等一路崩溃,等到原油周期走完,委内瑞拉也就崩溃了,彻底沦为失败国家,国民大量逃亡海外。
工会摧毁制造业,彻底的自由化也同样摧毁制造业。
阿根廷在这两股力量下来回折腾,在商品周期上行趋势中,问题还不明显,等到低谷来临,才发现自己没穿底裤。
在20世纪初,阿根廷是世界前十大富国,产业链齐全, 农业发达,又完全采用美国的联邦制度,当时学界普遍认为阿根廷会成为美国之外的第二个美洲强国。
怎么可能嘛!
卧榻之侧,要是再有一个强国,美国就不会是海洋法系的霸主和执法者了。
大变革时代,稳住,做好自己,以待天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