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翻译的缘故还是怎么地,读得毛姆先生《月亮和六便士》、《刀锋》两部长篇之后,总觉得别别扭扭。
每读过一页能够清醒而自持地拿着铅笔在书页上勾勾画画,有点肢解的残忍,始终没那么喜欢,王安忆先生也曾说“我最早看毛姆的时候,他的长篇我觉得索然无味”。
看吧看吧,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决定翻开《面纱》时,怀着壮士断腕的悲壮心情。结果和前两部一比较,有点儿意思!
01
这个盖头有点不同
不同毛姆其他长篇,本篇小说打开了女主人公“基蒂”的第一视角,置身情节中以沉浸式阅读体验,撇开了第二人称絮絮叨叨的八卦感,第一点不同。
第二点不同,不同以往的情节为人物开道,《面纱》以故事情节为根基,在故事情节有了全盘安排之后,才对人物角色进行填充,人物在为故事服务,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读起来十分流畅的原因。
同时,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让人物内心活动更为完整丰富。虽然主人公可能生活在距离我们以前很久的时代,但生动的人物刻画,并没有让读者有隔阂感,相反地,作者讲的故事让你相信有这样一个叫基蒂的人,她美丽动人、爱慕虚荣、胆小怯懦,却又没有让自己的良知泯灭,她与我们隔着时间长河而存在,此为第三点不同。
02
这个盖头有点中国
毛姆在1920年游历至中国,据游历的所见所闻,故事背景已经搭就。在其余的作品中,发现毛姆也提及中国,不过只是一笔带过客居异乡的中国人,闹不清楚作者对于中国式存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不过此间,对中国,毛姆确乎是带着心向往之的肯定态度。虽然对于古之先贤的儒法道等学说并未深入了解透彻而十分惭愧,但是看到基蒂在在描写为情而出走的满足女子时所产生的惊艳与自卑时,在探寻“道”以寻求心灵上的救赎和开悟时,文化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03
掀开盖头直击人性
人性总多阴暗面,自私自利地索取、视作应当的付出、受尽鄙夷的爱、蓬勃而出的欲望、德不配位的野心、以及嫌贫爱富的德行,如同挥之不去的浓雾,从故事伊始就笼罩着主人公的生活,让她认为人性本应如此,及时行乐、追求享受的生活才是人间正道。
可是在行至霍乱疫区,眼见“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是对基蒂第一次心灵的撞击,生活生存,或许只是一线之隔。
在修道院目睹修女们背井离乡,不顾性命,只为信仰,只为救人于水火的无私之爱给她带来第二次撞击。
丈夫去世的情况之下基蒂在回国途中再次受欲望驱使而屈服于情人的诱惑,这无疑给她最沉重一击,不仅深深鄙视有着卑鄙嘴脸的情人,更是鄙视受欲望控制的自己。正是如此在透彻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后,方能寻踪内心之“道”。
基蒂在掀开关乎真实生活,关乎伪善人性的遮羞布之后在遥远的地方,重新开始真正属于自己,不被身外之物所裹挟的生活,她才真正走上以爱之名的救赎之路。
#葛爷bibi叨
萧乾老先生说,写书评是要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所以......嘻嘻~总体感觉,前面所有的情节都是在为最后结尾的“救赎之路”而做的铺陈。徐图之,而后击之。
今天和友友聊起写书评,真是觉得走了一条难走的路,绝对的知识体系输出和情感输出,实为不易。加油努力吧!希望能早日拥有强大的输出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