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童是怎样用2个比喻1个对比描写出“小三宝”的外貌的

苏童是怎样用2个比喻1个对比描写出“小三宝”的外貌的

作者: 梁木的读书和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4-04-26 10:49 被阅读0次
摄于20240426

                                      文:韦志学

                                      图:韦志学

                                      字:1234字

大家好,我是能写作变现的韦志学,热忱地爱着读书和写作。希望以文会友,与你在写作的路上一起成长。

2015年8月16日,苏童凭借长篇小说《黄雀记》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此小说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苏童

如果你还是不认识苏童,那么,你看过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吗?这部电影的原著就是苏童的《妻妾成群》。

今天要跟大家提及的是苏童的散文集《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之歌》里的一篇文章《吃客》(节选),我们主要看他是怎样用两个比喻句和一个对比句就写出了七十岁老头“小三宝”的外貌的。

请看原文:

此人照理说是到了德高望重的年纪了,头发已经白得像腊月里的雪,一根黑的也看不见,奇怪的是他的气色很好,他的皮肤不老,其红润与细腻堪比初生的婴儿。

他的眼神也不见一丝浑浊,老年人中常见的迎风泪、眼睑毛脱落、眼屎过多的毛病他都没有,他的眼睛在饱览了七十年风霜之后竟然清澈如水,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何以如此?有什么灵丹妙药吗?老人说:“有,吃,吃呀,吃出来的。”

大家并不怎么尊敬他,街上老老少少的人都叫他“小三宝”,很明显这是一个乳名,小三宝,哪里听说一个老人被满街的小孩唤做小三宝的?可这样离谱的事情就发生在小三宝身上。他的孙子那会儿刚刚学会说话,也伊伊呀呀地对他祖父说:“小——三——宝——抱——抱。”

这个节选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老人的特点呢?

请先看两个比喻句——比喻句,按照比喻词的明显程度一般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和暗喻往往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来构成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

第一句:头发已经白得像腊月里的雪,一根黑的也看不见。

本体:头发;喻体:雪。相似点:白(颜色)

作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头发之白,而且是全白。

第二句:他的眼睛在饱览了七十年风霜之后竟然清澈如水。

本体:眼睛;喻体:水。相似点:清澈。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眼神的清新、明朗。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纯洁、善良。

分析:在文学作品中,诗人杜甫在《徐卿二子歌》中用“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来形容一个孩子清澈的眼神和气质。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能有“清澈如水”的眼神是非常难得和少见的。

再看一个对比句:

他的气色很好,他的皮肤不老,其红润与细腻堪比初生的婴儿。

分析:七十古来稀,这时的老人一般来讲是“鸡皮鹤发”,皮肤会有皱纹,但现在居然能有如出生婴儿一般的皮肤,通过对比,更突出人物皮肤的红润细腻。

总结:苏童笔下的“小三宝”,用一个成语“童颜鹤发”便可以概括出来。但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他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们读者再现了气色好、心地单纯的老人形象。

大家都会对“小三宝”这么好的形象所好奇,就会问其原因,而小三宝说原因在于“吃”——所以《吃客》就出来了。

《吃客》是《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之歌》里的一篇。《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之歌》是苏童以优美至极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作者在苏州街头晃晃悠悠成长的南方童年。书中有行船、流水、城北的桥及夏日街头三三两两的人群,弥漫着南方水气氤氲的生活让人感受一片悠闲中又有说不出的怅然。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本篇介绍的是很简单的写作技法,我们都可以学起来。

              ——本篇正文完——

韦志学,三十多年教龄中学语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学文化传承师、高考报考指导师、中高考必考名著解读导师。

可以提供一对一私房写作辅导,让你实现写作变现的梦想。

相关文章

  • 戳向悲恸与绝望的刽子手余华

    谈起余华,不得不使人想到先锋文学,提及先锋文学又不得不联想到苏童,苏童用了一个比喻,精准恰当而又不失色彩的比...

  • 孟君婷-雪莉小分队-第十七次拆书

    R(阅读原文片段)怎样用比喻法学习 比喻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能够模拟条件反射的东西,我个人生长在加拿大...

  • 类比、比喻、对比、反衬

    类比、比喻、对比、反衬在日常比较容易混淆,今天整理区别,以备急时所需。 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类性质...

  • 外貌描写练习(一)

    外貌描写小练笔习题: 她,是我的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外貌描写) 初次练习的外貌描...

  • 读书有感 苏童 《米》

    苏童 《米》 苏童 1963年,苏童出生于苏州,他父亲是市里的公务员,母亲在水泥厂当工人...

  • 你会用投射实验看人吗?

    投射实验是一个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它用自我比喻的方法,让人把自己比作各种各样的物品,通过比喻和对比喻的解读,来透过表...

  • 读《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6)

    一、修辞:比喻、对比、夸张 比喻: 比喻的第一层,用熟悉的事物形容不熟悉的事物,即:“由简喻难”。 比喻的第二层,...

  • 出自佛学成语――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 皈依佛法 释文 信仰佛教,谨遵佛法。比喻对人百依百顺。 成语 皈依三宝 释文 皈依:归顺;三宝:指佛...

  • 比喻的魅力

    记得读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他对比喻的理解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好的比喻是有故事情节的,有时候读者只用看那个比喻句...

  • 评析:

    小作者首先对他进行了外貌描写,运用许多四字词语,对于眼睛的描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特写了他走路的样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童是怎样用2个比喻1个对比描写出“小三宝”的外貌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nn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