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小伙伴们在研读《园丁和木匠》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教授,她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袖,对于儿童的心智、大脑的学习方式、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大量的科学实证研究。
文中的内容读起来有些晦涩,需要花费很多脑细胞。虽然没有告诉读者实际的操作方法,但是却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和“育儿”,可以说是从“道”的角度在讲育儿。
如果我们能从“道”的角度深刻理解育儿的过程,就不会纠结于“术”上该怎么做。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将和大家分享书中非常有意义的观点。
首先一个观点就是:反对教养。乍看之下,有些骇人听闻,细细品味,却是有作者的科学和哲学依据的。
什么是教养?
“教养”这个词,用来描述父母的实际行为,在现代社会,更多的是指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教养不同于养育,人类有了父母和孩子,就出现了养育,但教养的历史并不长,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流行,是社会进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前的大家庭变成现在的小家庭,以前的新手父母跟他们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个大家族里,可以观察上一辈如何抚养孩子,可以参与实践,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不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立马转变身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父母。
他们没有做父母的经验,只有在学校受教育和参加工作的经验,就把学习和工作中习得的模式套用在养育孩子上,开始了教养模式。
如今的教养模式是什么样的?
教养成为一种工作,如同木匠、作家或企业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期待着某种特定的结果。
只不过,评价一个木匠、作家或企业家是否优秀,看他是否创造出精美的家具,优秀的作品或者盈利良好的公司,而评价一个优秀的父母,是看他们是否培养出了一个更好、更快乐或更成功的成年人,产品不同而已。
教养的目标性很明确,致力于培养特定的人。
正因为目标很明确,所以教养需要很多的技能,如同工作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可以指导他们如何做,才能实现塑造孩子人生的目标。
所以,观察一下大部分家庭的书架,你会发现每一对已经成为父母的人,甚至是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育儿书: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如何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健康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全脑开发,甚至如何把孩子送进北大、清华,哈佛或者耶鲁。
想一下,当你感冒、咳嗽,或者是头痛、胃痛时医生开的处方,都是对症下药,什么样的病情用什么药,照方抓药,按医嘱服用,你就会缓解病痛,恢复健康。
许多教养类书籍影响着人们对儿童发展的总体看法,认为按照书中的原则,建议的操作方法,就能期待孩子的未来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种教养模式的核心是,父母能够完全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能够决定孩子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会特别的关注自己的行为,同时也会严格的管控孩子的行为。
是和孩子分床睡还是一起睡?是让孩子独自哭闹到睡着还是抱着安抚?是写作业还是尽情玩耍?认为每一种做法在孩子长大后都对应着不同的脾气秉性,认为父母行为的每项差别都会定向影响孩子今后的性格。
科学研究的结果是:这都不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没有什么文化,没有特别的关注孩子,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有能力的人;同样也能看到,过度精心养育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越是注重孩子的营养,精心地准备饭菜,孩子越是挑食;越是教授孩子各种各样的技巧培养他的阅读能力,孩子越是在这方面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所以,当前教养模式的核心问题是,过度地刻意为之,越是刻意地打造,产生的问题越多,越是干扰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力。
结果就是,这种教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让某些方面变得更加糟糕,并没有改善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像作者所说的,“让孩子变成有用的人”的努力给父母带来了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对孩子来讲,父母无尽的期待投下了朵朵压抑的乌云。
于是,形成一种悖论:越想让孩子拥有快乐和成功的未来,孩子越是不快乐。
既然反对当前的教养模式,那么真正的教养模式是什么样的?
作者认为,父母或者其它抚养者的职责是:为下一代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提出前所未有的想法,做出意料之外的行动。
这样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很喜欢文中的一段话:
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者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帮助创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之所以反对教养,反对的是它的刻意性,操控性,特定性,无法培养孩子多样性的能力以适应多变的未来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