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公禅房[1]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2]结宇依空林。[3]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4]空翠落庭阴。[5]
看取莲花净,[6]应知不染心。[7]
【简评】
此诗题又作《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诗人题写在义公禅房墙壁上的一首诗。首联即承题点出义公的身份和禅房的位置。颔联写禅房四周的奇险景象,衬托出了主人的清高绝俗。颈联转写诗人造访时的天气变化及阵雨前后的不同景观。尾联终于由禅房写到人,并由环境折射出了主人内心的明净,点明全诗的主题。此诗笔墨洒脱,意境清新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
[1] 义公:对一位僧人的敬称。禅房:僧人修禅静坐的房子。
[2] 禅寂:指僧侣坐禅入定,寂灭思虑冥想。
[3] 结宇:建房子。空林:空寂的山林。
[4] 雨足:即雨脚。下雨时与地相接而形成的雨线。
[5] 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6] 莲花:荷花,因其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点,因此这里用它来比喻清净的环境。东晋高僧惠远在庐山时创立了净土宗,谢灵运曾为他开凿两个池塘种植白莲,因称白莲社。所以净土宗又称莲宗,它所宣扬的西方净土又被称为莲邦。[7] 不染心:心地不会为尘俗杂念所染。
醉后赠张九旭[1]
高适
世上漫相识,[2]此翁殊不然。[3]
兴来书自圣,[4]醉后语尤颠。[5]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6]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简评】
张旭是唐代的草书圣手,性喜豪饮,素行狂放不羁。当他被唐玄宗召为书学博士时,作为平日的诗酒之友,高适在一次酒后写了这首诗相赠。此诗前两联针对张旭素日不肯轻易结交、兴来书圣、醉后语颠这三个方面集中刻画他的性格特征,笔墨奔放洒脱,生动传神,大有书法上的草书和绘画中大写意的特点。颈联写张旭平日不在乎功名,直到目前才有青云直上的机会,表达了对他的祝贺之意。尾联又一转而替他的今后表示担忧,表示了自己的一片关切之意。这首诗在写作上善于从大处着墨,手笔不凡,虽然寥寥数语,但人物的形象却活灵活现,颇为生动。
-
[1] 张九旭:即张旭,字伯高,江苏吴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著称,当时有“草圣”之名。因排行第九,又称张九。唐玄宗时被征为博士。
[2] 漫相识:指自己所随意结识的人们。
[3] 殊不然:特别与众不同。
[4] 书自圣:书法自然超凡入圣。
[5] 颠:狂。张旭外号“张颠”。
[6] 青云:青云直上,指升官。这里指张旭被玄宗召为博士一事。
玉台观[1]
杜甫
浩劫因王造,[2]平台访古游。[3]
彩云萧史驻,[4]文字鲁恭留。[5]
宫阙通群帝,[6]乾坤到十洲。[7]
人传有笙鹤,[8]时过北山头。
【简评】
此诗化用一系列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描写了玉台观的壮美景象。首联交代玉台观的来历,并说明自己来此的原因。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从天上的彩云和观中的石碑,一直写到壮丽的宫阙和其中的壁画,联想丰富,境界奇妙,令人有飘然欲仙之感。尾联总收一笔,借仙人王子乔吹笙骑鹤升天而去的传说,进一步赋予它以神异的色彩。全诗用典密集,但布置得当,而且所用之典都是与道教有关的内容,显得颇为自然贴切。
-
[1] 玉台观:道观名。乃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阆州刺史时兴建,其旧址在四川阆中。
[2] 浩劫:本是佛教术语,指极长极长的时间周期。道教则借用它来指宫观的台阶,表示长久不坏的意思。王:指滕王李元婴。
[3] 平台:旧址在河南商丘东北,相传为鲁襄公十七年时宋皇国父所建。西汉时梁孝王曾登游此台。诗中以平台代指玉台观。
[4] 萧史:传说中的神仙名。据《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便把也喜吹箫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并为他们修建了凤台。数年以后,弄玉跨凤,萧史驾龙,双双升天仙去。
[5] 文字:指玉台观上的题辞。鲁恭:即鲁恭王,是汉景帝的儿子。鲁恭王在扩建宫室时曾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间获得了《古文尚书》等儒家典籍。这里用鲁恭王所保留的儒家经典比喻玉台观上的题辞。
[6] 群帝:各重天中的众位天帝。
[7] 乾坤:指天地。十洲:指《十洲记》中所记载的海上十洲,即: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
[8] 笙鹤:笙声鹤唳。典出《神仙传》:相传周灵王之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后乘白鹤在缑氏山顶举手向世人告别,升仙而去。
网友评论